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

2021-09-10 13:10朱家敏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耳穴压豆混合痔穴位按摩

朱家敏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患者90例作为资料,随机抽签分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评价两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d-7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止痛药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60

混合痔属于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可采取外切内扎术治疗,但由于术后伤口不缝合,肛门会阴部位神经丰富,很容易因为收缩、排泄物等刺激导致术后疼痛明显,延迟伤口愈合,且造成身心影响[1]。湿热下注型混合痔表现为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症状,术后疼痛较严重,可通过扶阳正气、通经活络缓解疼痛,其中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起到该功效。为此,本次研究对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患者90例作为资料,随机抽签分组各45例,均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标准[2]。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0岁至58岁,平均年龄(41.15±4.03)岁;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0岁至59岁,平均年龄(41.22±4.01)岁;排除术后接受静脉镇痛泵止痛治疗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贫血患者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包含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放松指导及转移注意力等。给予洛索洛芬钠片(上海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769)口服,每天3次,每次60mg,连续7d。

1.2.2观察组 结合上述护理基础上展开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如下:(1)耳穴压豆,选择王不留行籽放置在橡胶膏固定贴固定,选择直肠、脾、胃、交感、神门、三焦穴位,确保该区域无皮肤破损和炎症,先进行耳廓清洁和消毒, 探棒探查耳穴的阳性反应点,将王不留行籽贴片对准敏感点贴压好,防范潮湿或污染,若潮湿、污染或自行脱落,重新耳穴贴压。(2)穴位按摩,指导患者耳穴压豆后自行按压,每天3-4次,每穴位按压10次,疼痛严重者可延长刺激时间。耳穴压豆3d后,更换另1耳,连续7d。

1.3观察指标

测定术后1d、3d、5d、7d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记录止痛药使用时间。结合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满分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分析表1可知,术后1d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止痛药使用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混合痔主要是指肛门同一方向同时存在内痔和外痔,表现出肛门肿块脱出、肛门坠胀感,可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及相关刺激导致术后疼痛严重,不利于术后恢复[3]。由于止痛药物长时间应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因此应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使用。耳穴压豆属于常见的止痛方法,耳廓分布丰富的神经,与全身有密切联系,通过王不留行籽可实现持续刺激,调整脏腑机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继而起到止痛效果。同时采取穴位按摩持续机械性刺激,可促使丘脑系统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产生镇痛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d-7d观察组VAS评分显著更低,止痛药使用时间显著更短,满意度显著更高,提示采取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可快速缓解疼痛程度,缩短止痛药使用时间,而且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价值较高。与薛雯[4]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近。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缓解速度快,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建香.耳穴压豆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7):286.

[2]潘亦桦.耳穴压豆联合疼痛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手术中的應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149-150.

[3]冯桂成,潘勇,安锴军, 等.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4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2):40-42.

[4]薛雯,张艳,杨莹洁.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57-158.

猜你喜欢
耳穴压豆混合痔穴位按摩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