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指导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管理

2021-09-10 07:22岑坚兴
医学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脑钠肽

岑坚兴

摘要:目的:分析脑钠肽(BNP)指导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管理。方法:选2019年4月~2020年11月98例ICU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脑钠肽指导撤机)与对照组(49例,根据医生临床经验进行液体管理)。对比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H、TCO2、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肌肉萎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NP指导液体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撤机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钠肽;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液体管理

重症肺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危重肺炎类型,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易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等发生,若未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有临床研究指出,机械通气是ICU中较为常用的抢救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同期治疗中,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发生,从而导致患者脱机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病死率。因此,把握适当的脱机时机不但能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患者及家庭经济与心理负担。BNP是一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在人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肺、脊髓以及脑脊液等部位,在心脏中其含量最多,主要由心室释放,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心衰的临床诊断评估中,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指出,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导致BNP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导致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针对BNP指导下对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管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9年4月~2020年11月98例ICU重癥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6:23,年龄57~83岁,平均年龄(69.52±3.1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5:24,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9.13±3.25)岁。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于我院ICU治疗患者;②经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③有创机械通气>24小时,SPO2 ≥90%,吸入氧浓度<50%,呼气末正压<8cmH2O;④无呋塞米过敏;⑤血流动力学稳定。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性脑病、急性脑积水、中毒颅脑损伤;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持续性急性右心室衰竭;肾功能不全。

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字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脑钠肽指导撤机:当BNP水平≥200pg/ml时,采用限制液体摄入量(基础输液500ml/24h,肠外营养<1000ml/24h,除营养和药物外无其他含盐水液体)联合利尿剂呋塞米(每3h静脉注射10-30mg,达到4.5-9ml/kg/3h目标尿量)进行液体管理,脱机后根据拔管当天的BNP水平,继续限制液体摄入量和利尿剂给药至少24小时。

对照组根据医生临床经验进行液体管理: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液体管理,不常规使用利尿剂。

撤机步骤:呼吸机的撤离参照《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临床医生评估患者可进行撤机试验。首先进行3 min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继续进行30~120 min SBT,如患者能耐受,可以确定撤机试验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未通过SBT者应采用不导致呼吸肌疲劳的机械通气方式,并查找SBT失败的原因, 原因纠正后每24 h进行一次SBT,直至成功。撤机成功/失败的标准:①撤机成功的标准:撤机拔管,并且72 h内不需要机械通气支持;②撤机失败的标准:SBT失败,72 h内再插管和(或)需要恢复通气支持,或者拔管72h内死亡。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对比。包括BNP水平、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痒分压(PO2)

2)并发症对比。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肌肉萎缩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H、TCO2、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ICU中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抢救措施,把握适当的脱机时机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临床医师的一大挑战。液体管理是对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限制行液体管理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患者肺生理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研究指出,患者心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脱机失败的常见因素之一,由于脱机过程中难以对患者进行持续有创心排量监测,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无创、易于监测的生物标志代替物[2]。

BNP是一种多肽类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释放,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于对心衰的临床诊断与评估中,随着近年来研究指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或高碳酸血症也会导致患者BNP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本此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BNP下指导撤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BNP指导撤机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爽, 盛名, 杨朝荣. 重症肺炎需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液体负平衡与预后的关系[J]. 当代医学, 2019, 25(3):89-91.

[2]邓艳琼, 牟丹, 陈美玲,等. 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 8(3):167-168.

(恩平市人民医院 广东 恩平 529400)

猜你喜欢
脑钠肽
OX40配体高表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OX40配体高表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有创机械通气在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检测价值及预后评估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影响极高血浆脑钠肽水平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浆脑钠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