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09-10 07:22杨桂书
医学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

杨桂书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ICU護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临床护理效果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ICU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病例分析、技术操作、应急能力、舒适护理等质量评分显著更高,且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护理差错、信息不对应、医患纠纷、举报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针对ICU患者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重症监护室(ICU)是临床特殊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且生命垂危。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医疗责任,护理治疗难度高,做好患者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挽救患者生命[1],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规的ICU护理缺乏完整的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基层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特此分析了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及其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45-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67±2.35)岁;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6-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6±2.4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本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相关内容并表示配合;研究通过了院内领导的批准。排除标准:普通病房患者;存在严重诊疗风险的患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断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ICU危重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ICU危重症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内容,实验组ICU危重症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构建、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ICU科室内相关工作人员的护理责任、主要工作内容,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并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适当变通护理手段,严格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上报记录。

将ICU科室内的医护人员的病例分析、技术操作、应急能力、舒适护理作为本次研究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护理手段,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性化的科学护理态度开展工作,对患者用药、检查、手术全方位做好细致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病例分析、技术操作、应急能力、舒适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信息不对应、医患纠纷、举报)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性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ICU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ICU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相关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ICU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ICU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疾病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ICU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表3可见,实验组ICU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2]。对ICU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系统化指导,有利于构建科学、现代化的护理安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ICU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相关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显著更高、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明祎玮[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针对ICU患者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小雯.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3):284.

[2]杨璐. 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132.

[3]明祎玮. 护理标识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J]. 饮食保健,2020,7(23):109.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ICU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