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治疗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2021-09-10 16:39黄祝意
医学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应用措施安全性

黄祝意

摘要:目的:分析在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按照门诊的先后顺序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期间,接受中药临床治疗的100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为一组和二组,二组采用常规用药;一组采用合理用药。对比一组和二组的有效率和不良用药发生率。结果:(1)两组中药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中,一组和二组各有患者50例,治疗前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一组的92.00%明显优于二组的72.00%。两组数据对照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于二组患者的12%。,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一组和二组生活质量对比中,主要是从认知能力指标、躯体功能指标、精神状态指标进行评价,其中一组指标优于二组,结果有差异(P<0.05)。結论:对于进行中药临床治疗的患者,在合理用药所发挥的作用疗效确切,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患者实施治疗,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药临床治疗;合理用药;安全性;应用措施

在中药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的药物在发挥治疗效果时,都会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时,能否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药物不合理的使用情况是尤为重要的一点。一般来说,药品分为中药和西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其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加工成各种类型的药,例如,动物药、矿物药和生物制药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得到了患者的认同。虽然中药的副作用要小于西药,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中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医院在管理时可以要求药事工作者对药方开展审核,以此来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现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本院100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之间接受中药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并根据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随机编入患者50例,年龄36—58岁,身高1.69±0.56米,体重58.18±5.57千克,男性患者26例,女24例;二组随机编入患者50例,年龄38—60岁,身高1.69±0.59米,体重58.38±4.35千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纳入标准:(1)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中药进行治疗;(2)患者年龄20~80岁之间;(3)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知情书;(4)患者意识清楚,有正常的理解能力,能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排除标准:(1)排除患者和家属不同意患者;(2)重要脏器(如肝脏、心脏等)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3)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4)排除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1.2.1二组

二组采用常规中药用药的方式,并按照患者的个人情况到中药房取药,可以自行煎药,或者由医院炮制。

1.2.2一组

一组采用中药合理用药。

(1)规范用药方式: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药师需要对医生用药分析,并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药物进行分类,在结合药物的基础上对医生用药提出建议。这种建议性用药方法提出,可以提高医生用药合理性,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率[2]。

(2)药学监护管理:药品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好药物的性能,提高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在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还要考虑药物使用的经济价值,提高药物的效率,为患者减轻病痛。药学监护其主要知识要点是药师对药物的合理使用,这种情况下要求对药性了解,并且结合药学监护知识使其发挥综合药力,以此来实现药物治疗的效果。

(3)建立奖惩制度:奖惩制度需要同时在医生和药师之间建立,医生建立的奖惩制度帮助医生提高责任心,使医生能够合理用药。对药师采用的奖惩制度,是为了提高药师的责任心,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以便药师能够积极对其进行药学干预,药师工作中有责任心和积极性,可以及时发现医生用药不合理情况,并且对医生用药提出合理建议,减少药物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

(4)对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在使用药物合理安全性问题中,医生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使用药物的合理性。为了帮助医生提高专业素质,可以对基层医院医生开展培训工作。使用的培训方法可采用专家培训模式,也可使用医院小组讨论培训模式,不管采用何种培训方法,都可以融合考核模式在其中,只有医务人员完成考核,才可以参与到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以此来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于两组患者的用药不安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其中主要包括了炮制不当、用法用量不当和中西药联合不当。同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头晕、腹泻、皮疹、厌食等几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3.0软件包对全部数据展开分析统计,P<0.05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药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一组和二组采用中药临床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例)92.00%、36(例)72.00%,(p<0.05),两组有差异。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不合理用药事件情况

一组和二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对比中,一组不合理用药事件为4%,二组不合理用药为14%,结果有差异。见表3。

2.4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一组和二组生活质量对比中,主要是从认知能力指标、躯体功能指标、精神状态指标进行评价,其中一组指标优于二组,结果有差异。见表4.

3.讨论

中药临床治疗的合理用药主要指的是,当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发挥出最大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较小,很容易忽略用药合理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人们认为中药的安全性较高,在近些年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造成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越来越多,进一步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所以,加强中药的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3]。

现在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现象随时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尽管药物可以用来缓解和治疗疼痛,但仍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服药时要做详细的分析。当前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三种。一是用药种类不合理:在实际的治疗中,由于患者体质有特异性,采用不同的药物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对患者使用治疗药物不合理,会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高。在我院出现的选择药物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根据患者年龄合理选择药物;另一个是没有考虑患者用药经济性,为患者治疗增加经济负担。二是用药时间选择不合理:药物时间选择不合理原因是患者没有按照医嘱要求使用药物,比如没有根据医嘱要求时间使用药物,导致患者病情控制效果不佳。最后是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当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为了对病情有效控制,在治疗时一般会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法。但是在实际地使用药物时,可能是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正确联合使用药物,或者是医生在使用联合药物不科学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联合用药的效果。具体有以下措施。

首先应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一步确保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其次要按照患者不同的症状制定不同的药量,在合理的情况下控制用药,当需要中西医联合用药时,要分析出药物中的成分,有效避免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随后还要规范中药熬制的过程,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的熬制的毒性反应,严格管理各个炮制环节,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另外,中药药材的种类也较多,每个药材的药效也不一样,再加上有的药材名称容易混淆,在抓药时,一定要仔细认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药师需要对医生用药分析,并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药物进行分类,在结合药物的基础上对医生用药提出建议。这种建议性用药方法提出,可以提高医生用药合理性,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率[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中,一组和二组各有患者50例,治疗前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一组的92.00%明显优于二组的72.00%。两组数据对照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一组和二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比中,一组患者的不合理发生率4%要小于二组患者的12%。,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一组和二组生活质量对比中,主要是从认知能力指标、躯体功能指标、精神状态指标进行评价,其中一组指标优于二组,结果有差异。

由上可知,中药的合理用药咨询在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效果,有效防止药物不合理情况的发生,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在中药临床治疗上,具有实用推广的价值[5]。

参考文献

[1]魏瑞丽,王连心,谢雁鸣.中药药性认知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思考[J/OL].中国中药杂志:1-7[2021-04-10].

[2]刘学海.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及应对措施[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3):88-89.

[3]李海涛,谢俊大.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3):17-18.

[4]贾星远.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159+163.

[5]戈大春,陆麟,汪一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63+172.

(东莞市中医院分院中藥房)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应用措施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