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2021-09-10 07:22刘伟伟
智慧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胰岛实验组胰岛素

刘伟伟

摘要:目的 研究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部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常规胰岛素治疗,实验室33例,给予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前与实验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恢复作用;对血糖控制水平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短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控制水平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普遍增多。其发病年纪多在30-50岁之间,近年来多有老年化的趋势且有家族发病史,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1]。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有些病人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体检时发现,相对增加了治疗难度系数[2]。本文将研究短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部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1例,年纪31-48岁,平均41.28±2.86岁,病程3-5年,平均2.86±1.38年;实验组33例,年龄30-49岁,平均40.32±3.27岁,病程3-5年,平均3.39± 1.3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患者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患者除糖尿病外还有其他先天疾病如神经精神疾病;肝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降糖药,具体操作:口服格列本脲,开始剂量为2.5mg,于早餐前或早餐及午餐前各1次,一日3次,三餐前服,7日后每日递增2.5mg,一般用量为每日5~10mg,最大用量每日不超过15mg。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换用该品的用法或与胰岛素合用,口服,每次2.5~10mg,早饭后服,1日量超过10mg时,应分早晚2次服;或每日服5mg,分早、中餐前各服2.5mg。实验组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于每餐前半小时给予短效诺和锐胰岛素注射,始剂量为早餐前6单位,晚餐前6单位,也可每日一次给药,晚餐前12单位。两组用药总疗程为6周,6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两组进行比较。记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HOMA-β=(20× 空 腹 胰 岛 素)/(空腹血糖 -3.5);HOMA-IR=(空腹 血糖 × 空腹胰岛素)/22.5[4],并两组进行比较,血糖控制正常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显示,再行χ2检验获得统计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根据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来确定,以 P<0.05表示该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及胰岛素功能对比,两组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6周后两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功能对比,实验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動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5],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能对外界环境及药物调整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本研究可以得出应用短期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更良好,胰岛素功能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冉卡娜,张云庆,徐刚,等.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的效果. 河北医学 2017;23(10):1699-1702.

[2]林郁然.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中国急救医学 2016;36(1):157-158.

[3]杨秋霞,方倩.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29(9):3609-3611.

[4]徐有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同病程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8):68-74.

[5]张林波,李兴.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73-276.

猜你喜欢
胰岛实验组胰岛素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