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

2021-09-10 07:22何松盛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何松盛

摘要:就历史教学而言,给学生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无关且无用的,更不用说学生的能力了。事实上,历史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阵地,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们要将加强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和对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指导作为日后工作的重点。在老师的引领、讲解中了解历史背后的文化习俗,规律更迭,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历史课程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很少涉及到对学生们历史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一现象与我国制度模式联系紧密,为实现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旧的教学模式中开拓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目前的历史学习现状不了解,即便有些教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未对导致目前历史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新时期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历史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思辨能力以及唯物史观,教师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学习的主要前提是兴趣的激发。是故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2 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识

基本上教师的教学行为集中性较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时,需要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历史思维,围绕历史核心能力依次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四大名著”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于“四大名著”有过一些影视剧集内容的了解,对这部分内容较为感兴趣,也更想从历史的角度准确把握理解历史人物的感情,从而对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遵循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应首先准确理解把握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其所做的贡献,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和他所处的历史周期,从而引导学生既学到了准确的历史知识,也培养出了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根本上提升了思想的认知深度和广度。

3 在讲课中力争做到教材内容具体化

在以往教学中,因为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和复杂化,一些学生经常感到学习历史很困难,难以学习,难以理解,难以记忆,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教科书的教学重点,将内容具体化,通过内容解析,学生感到容易理解、容易学习和容易记忆,在一些多媒体教具的帮助下,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小问题的逐一理解,掌握课程内容的主要问题。教材具体化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必须坚持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的主题。例如: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一些有名的青铜器的产品图片进行展示,这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当今所知商代最著名的青铜器是什么?那最精美的铜器又是什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青铜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们经过自己的直觉和联想,找到正确答案,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也对文明发展产生新的认知,特别是将人民和历史的关系深刻记忆,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方法不仅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实现了学生对内容理解的最佳效果。

4 结合图片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情境的创设,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历史,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地图进行直观的讲述,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这一时期政权的更迭。教师可以讲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永嘉之乱。教师可以讲述晋惠帝司马衷的此乃嵇侍中之血,勿去!也可以讲述八王之乱。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教师可以对相关的图例以及标注进行讲述。随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作用,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明白历史是一种情感的传承,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知晓历史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5 利用微课穿插历史资料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历史故事合理融入微课教学中。这样一来,微课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还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文献,从历史、政治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不能仅限定于历史小说、演义、戏说等文学形式提供的内容。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和文献进行客观评价,目的正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可以播放某一事件或者人物的视频,比如《赤壁》等,通过这些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其中表现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正确的解读,让学生既以艺术化的形式了解事件或人物,又有了客觀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结束语

现在这个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习成绩好已经不是人才的唯一定义了,而且老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对相关历史事件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老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做好育人工作,要做到以身作则,鼓励培养学生要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微[J].智力,2020(09):79-81.

[2] 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80.

[3] 刘雅梦.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2020(10):62.

[4] 董仙飞.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科普童话,2020(11):3.

[5] 王明源.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59.

山东省新泰市汶南二中 271202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