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或拔除牙齿残根、残冠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9-10 18:39董振辉
康颐 2021年3期
关键词: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生活质量

董振辉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牙齿残根、残冠采取保留或拔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此期间于我院口腔门诊接受牙齿残根、残冠的保留与拔除治疗的34例患者,并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实施保留修复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拔除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病患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实行保留修复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治疗后的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评分,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牙齿的残根、残冠给予保留或拔除的治疗方法均有较好效果,但进行保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病患咀嚼功能,进而使其可以正常生活,大大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残根、残冠;拔除;保留;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獻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11

多年以来,在牙齿残根、残冠问题上存有诸多意见,因各项治疗均无法取得理想效果,以至于牙齿无法保留予以拔除。近几年来,伴随根管与修复固定技术的不断推进,临床较多的牙齿残冠、残根得以保存修复[1],促使病患牙冠和牙体保持一致状态,经过对咬合的不断调整,确保咬合达到最佳的效果,以保证患者咬合的正常运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34例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齿残根、残冠保留或拔除治疗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7例,试验组男性患者8人,女性患者9人,年龄为40~55岁,平均年龄为(47.50±1.59)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7例,年龄为41~55岁,平均年龄为(48.00±1.4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均无明显差异,不存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拔除方式治疗,患者呈平卧位同时给予病患局部麻醉,对残根、残冠周围组织进行消毒,麻醉起效后实施拔除手术。

1.2.2试验组采用保留修复治疗,对病患实施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牙体缺损的部位实行内斜切口,并将其翻瓣,使牙根断面的牙槽骨显露出来,进行去骨操作至牙断面根部4mm处复位龈瓣,借助电刀将多余组织切除,然后进行消毒缝合。对于残根治疗方法如下:首先制作牙冠基桩,使其附在牙齿断面上,用树脂类材料制作桩盒,然后确保病患根尖1/3处牙胶与根管1/3处贴合[2],同时保证试尖完全适合,使用相关填充剂对根管壁实施填充无缝隙,对所有根管做封闭处理,避免传染物对牙齿造成感染。其治疗周期约7天左右,如无疼痛现象可以继续下一步常规桩冠修复的治疗。残冠修复方法:主要将基桩和根管进行固定,使牙冠部分和即将修复部分保持一致状态,通过不断调整咬合状态,使患者正常咬合。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有效率=总例数/(显著+有效)×100%。

1.3.2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数据根据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治疗有效率采用x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如一般资料中的年龄采用t检验,以(x±s)表示,当结果P<0.05时,代表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4.70%,远远低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4.11%,比对两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

2.2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3],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牙齿作为人类饮食唯一的咀嚼工具,通过咀嚼使食物快速消化,并提供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给予人体,使人体正常良好地成长和发展。近年来,因国人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提高,对牙齿咀嚼的影响较大,导致牙齿的残根、残冠的问题频繁发生。导致牙齿残根的原因和牙周病有关,其对牙齿造成严重影响,也是致使牙齿残根的重要因素。对于临床而言,牙齿残根、残冠的保留和拔除是修复牙齿缺损常见的措施,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极为重要。牙齿残根是指牙冠组织丧失1/2以上的现象并需要接受修复治疗,以恢复正常咀嚼的能力,因此改善口腔的美观度[4]。残根残冠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牙体缺损的病变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牙体严重受损,致使牙髓组织受连累,不给予及时治疗会引起根尖病变。而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累积经验,促使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发现残冠、残根通过合理治疗修复得以保留,同时可以保存牙周膜自身感受器,从而缓解牙槽骨的萎缩,保证牙周组织的正常功能性。治疗时,主要使用根管治疗,可以大程度提高牙齿功能,恢复牙齿咬合关系。

综上所述,予以牙齿残根、残冠采用保留修复治疗,不但可以减轻治疗方式带给牙齿的伤害程度,还可以最大程度恢复牙齿功能,以此保证病患的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1]郭明.牙齿残根、残冠的保留还是拔除的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3):120,124.

[2]何珊珊.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1):82-83.

[3]黄捷淳.牙齿残冠根管治疗后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对比研究及对患者VAS的影响[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9,34(1):25-28.

[4]王伟.牙齿残根残冠的保留或拔除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62-63.

[5]张凤仙,李杨,张荣.对比研究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差异[J].健康必读,2020(24):55.

猜你喜欢
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生活质量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