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1-09-10 19:23顾彩利杨文敏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糖尿病

顾彩利 杨文敏

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外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改善其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式将7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和36例研究组,对照组仅给予出院前指导,研究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FPG、2hPG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6个月后,研究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院外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116-02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血糖长时间得不到控制,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视力受损、糖尿病足、肾脏病变等,从而增加了致残、致死的风险。目前,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治疗糖尿病有“五驾马车”,分别是血糖监测、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大量研究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血糖水平稳定但是出院后控制不佳,其主要因为出院后缺乏有效的护理干预[1]。近年来,我院对离院后的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控制血糖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选出72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一般资料。(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于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脑血管疾病、其他代谢性疾病以及不愿主动配合本次研究患者。应用简单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男性20名,女性12名,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72.9±3.8)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12年,平均病程(5.5±1.7)年。对照组:男性18名,女性14名,最小年龄为62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72.8±3.8)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0年,平均(5.4±1.6)年。将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对比的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应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患者即将离院时给予常规指导,指导内容包含:血糖监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等,待患者离院后不给予指导。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实施步骤如下:

1.2.1成立院外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拥有多年糖尿病护理经验的护士组成院外延续性护理,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共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各种情况制定护理计划。

1.2.2建立院外延续性护理护理档案。为每位糖尿病患者建立详细的护理档案,记录他们的经济状况,本人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平时饮食,运动情况以及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效果及不良反应,也要记录他们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然后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

1.2.3院外延续性护理方式。(1)定期交流。每月院外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要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交流座谈会、健康知识讲座等,糾正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评估患者身体状态,针对性给予健康指导。(2)电话随访。待患者出院1d后,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此后每周1次,随访的内容主要包含询问患者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用药情况、血糖水平等,提醒患者吃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在电话随访过程中注意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告知他们良好的情绪在促进病情稳定中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常见的如慢跑、太极拳、散步等等。(3)成立微信群。针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微信群,鼓励他们讨论病情相关知识,并将糖尿病相关知识,药物使用方法,低血糖预防方法分享到微信群中,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醒患者到医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6个月后上门复诊,对比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其中血糖水平包含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水平(2hGB),生活质量评分借助SF-36量表进行,各项分值均为满分100,分值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检验,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独立样本的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当P<0.05时提示对比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G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6个月后,研究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研究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5.46±4.54)分、(65.53±4.37)分,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8.74±5.74)分、(73.56±5.27)分,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类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糖尿病发病率也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大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主要跟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方面有关,在住院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满意主要是在进行糖尿病诊治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另一方面也可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使预后效果更佳,促进患者生活品质的提高[2]。护理干预则是立足于相关护理理论,配以准确的护理诊断,基于事先预定的方法开展相关活动。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在离院后缺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存在错误的行为和习惯,导致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注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由此诞生了院外延续性护理。

在上文中,通过对3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相比于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的对照组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佳,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其中院外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类现代护理方式,是对传统住院护理的有效延伸,旨在为有需求的院外患者提供护理支持与指导,将离院后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联系起来,制定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随访计划,将院内护理干预延伸到患者家中,进一步有效巩固临床效果。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通过定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他们在饮食、运动合理,用药正确,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针对离院后的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供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江红.基于微信平台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0):95-97.

[2]肖耀玲.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9):176+180.

[3]殷雪莲.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院外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9):154+156.

作者简介:顾彩利 (1985.12)女,浙江长兴,汉族,本科,护士长,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