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光学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

2021-09-10 19:39卢苏萍舒友梅岑子博杜伟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3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

卢苏萍 舒友梅 岑子博 杜伟佳

摘要:[目的]对某光学企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适用的防控措施。[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丙酮的超标率为10%,二氯甲烷的超标率为37.5%,三氯乙烯的超标率为25.0%,噪声的超标率为23.8%。[结论]三氯乙烯、二氯甲烷、噪声是该光学企业防控重点。建议该企业应综合治理磨具清洗车间的通风系统,有效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关键词:光学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180-02

光学企业是一个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的行业,由于在镜片加工过程中,存在使用较多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光学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工艺更新升级,物料使用和产品结构都发生很大变化,环境污染程度大大降低,但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使用多种有毒有害化学品。了解光学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利于更好的从源头控制和预防工人职业病的发生。本研究以对某光学企业加工过程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以为该行业改善作业环境、保护职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光学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高级光学树脂镜片,年产量600万片。

1.2 方法

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情况,根据使用的原辅材料成分分析,对接触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1.3 采样和检测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17)[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3]、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4]、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5]等标准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样数量、采样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确定采样方法。

1.4 评价方法和参考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高毒物品目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检测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治理效果。

2 结果

2.1 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

整个厂区分为生产制造区、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制造区包括配料区域、聚合区域、抛光区域、清洗区域、检查区域和包装区域。办公与生活区主要为行政办公楼、食堂和职工宿舍。各区分工明确,总体布局合理。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及生产厂房内物流情况布置在不同位置,不同岗位相互独立,产生有害气体严重的岗位独立布置。

2.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原材料

2.2.1 工艺流程

工艺生产线主要包括:

2.2.2主要原材料

主要原辅材料见表1。

2.3 职业危害因素分布

生產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氧化铝粉尘、其他粉尘、二氯甲烷、异丙醇、甲醇、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二氧化锡、铅烟、镉及其化合物、氢氟酸、噪声、高温等。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2。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丙酮设置了10采样点,有一个点超标,丙酮的超标率为10.0%;二氯甲烷设置了8个采样点,有3个点超标,超标率为37.5%;三氯甲烷设置了4个采样点,有一个采样点超标,三氯乙烯的超标率为25.0%;噪声设置了21个采样点,5个点超标,噪声的超标率为23.8%。其余的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氯甲烷常温下易挥发,虽属于低毒性,但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2A类致癌物质[6],国内二氯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7]。三氯乙烯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认定为一类致癌物,国内三氯乙烯引起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有很多报道[8],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

本次对工作场所21个作业岗位进行定点噪声强度检测,其中有5个工位检测结果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该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3 讨论

光学镜片生产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试剂,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可能会对作业工人的呼吸道和肺部造成一定危害。

在物理因素检测过程中,噪声检测超标率为23.8%。一楼生产车间5个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大于85 dB(A),噪声源主要为吹气与破碎机等硬工件摩擦产生的机械性噪声。根据企业提供的防耳器参数SNR值为30 dB(A),衰减值为30*0.6=18.0 dB(A),现场噪声检测结果最大值为105.2 dB(A),达不到防护要求。通过整改,根据现场噪声大小为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配备不同SNR参数的防噪耳塞进行个人防护,使工人在正确佩戴护耳器后,实际接触噪声值低于80 dB(A),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听力健康。

该企业在行业分类中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建议该企业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定期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工作,当工艺或生产设备、场所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进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59-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 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 张明,闫欢,刘保峰. 二氯甲烷毒性及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质,2015,32 (12):1108-1112.

[7] 杨飞飞,张海东,王瑞. 二氯甲烷毒性研究进展[J]. 中国职业医学,2015,42(6):692-694,699.

[8] 黄碧媚,马丽. 19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病例报告[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1:60-61.

[作者简介] 卢苏萍(1979-),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基金项目: 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71A010285)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0)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
加大农贷款风险防范力度 保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