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及心理现状调查

2021-09-10 03:07叶娟
医学概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新冠肺炎现状调查

叶娟

摘要:目的调查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心理现状,探讨肿瘤患者对新冠肺炎的了解程度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2月2日—2020年3月20日入我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03例患者行一般资料、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结果疫情期间的103例肿瘤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问题显著,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肿瘤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年龄和文化程度因素影响肿瘤患者的心理。这提示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需要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配合肿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以后当我们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以此为基础,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患者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新冠肺炎;认知及心理;现状调查

引言

新冠肺炎由于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并存在人际传播的现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按照诊疗方案的指导要求,需要对有流行病史的高危人群进行严格的隔离,因此在疫情期间建议对肿瘤中进行有效管理。肿瘤内科虽然不处于新冠肺炎诊治的一线工作,但恶性肿瘤大多自身存在特点,肿瘤患者必须在医院治疗,因此新冠疫情期间,采取何种防御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对新冠肺炎的重视程度,达到预防肿瘤病人感染新冠肺炎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及心理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選取2020年2月2—2020年3月20入我科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103例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证实的肿瘤患者;②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调查;③无语言沟通障碍,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④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疾患。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不能完成调查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者心理疾病史;③正在接受抗抑郁、镇静、安眠等抗精神异常治疗药物者;④既往存在睡眠障碍者。

1.2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和专家咨询,设计肿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问卷。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行为两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问卷包括对疫情的知晓情况、行为改变情况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发放问卷103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0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男53例,女50例;平均年龄(53.95±12.821)岁,如下表。

2.2疫情下的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1年龄

42例肿瘤患者SAS平均分为(53.82±10.031)分,SAS得分>50分70例(67.96%),≤50分33例(32.04%),焦虑发生率67.96%。疫情下各年龄层级肿瘤患者心理焦虑结果,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50~59岁肿瘤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肿瘤患者,其次则是40~49岁年龄组肿瘤患者心理焦虑评分显著,P值为0.62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平均分为(58.99±11.183)分,得分≥53分的患者有82例(79.61%),<53分的患者有21例(20.39%),抑郁发生率79.61%。疫情下不同年龄层级肿瘤患者心理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疫情下50~59岁和≥70岁年龄层级的肿瘤患者心理抑郁评分突出,P值0.835(P>0.05),假设同样不成立,不可否认的是,在疫情下50~59年龄段的肿瘤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

2.2.2文化程度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1例,其他学历72例,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得分明显比其他学历的患者低。

2.3睡眠质量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将在疫情下不同年龄层级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70岁年龄层级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最差,睡眠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呈现一个评分递增的趋势,P值0.197(P>0.05),但已相当接近。

3讨论

我国2015年就有接近400万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超过一半的病人死亡,日均超过万人确诊为恶性肿瘤。在如此庞大的肿瘤人群中,任何时期患者的诊疗工作在都无法忽视,而进展期和晚期的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疾病仍会持续进展,某些患者的病情甚至在短期内迅速恶化,而早期的肿瘤患者,为避免疾病进展错失手术时间,也需要及时实施早期术前检测、治疗,尽早安排手术;疫情期间,定期复查的肿瘤病人若发生病情变化,也应该尽早就医检查、治疗。此外,肿瘤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和诊治方式的特点,造成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肿瘤病人的疾病长期反复,因放化疗造成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多数患者疫情期间需要前往医院诊治,从而频繁的往返于住所至医院,这期间都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在老年人群中好发,而这类人群亦是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医护人员在做好人员应急调配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患者库,加强对大型事件应对处理的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知晓率整体水平较好,网络、微信等手段是主要的获取媒介,但中年以上人群也会依靠告知等传统的方式。说明在防治疫情方面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宣传手段,针对人群的行为改变情况,需要加大行为方面的宣教,尤其是宣传关于饮食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内容,促进对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同时,可以在肿瘤患者普及对医生服务的宣传,体现医生的基层健康作用,做好防疫工作。

参考文献

[1]余萌,黄悦宜,陈润婷,肖必鸿,王建平,朱雅雯.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群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J].四川精神卫生,2019,33(03): 197-201.

[2]滕婷,王多月,夏琳,熊慧清,陈婷,宁琼.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状态调查[J].心理月刊,2019,15(14):31+33.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新冠肺炎现状调查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