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2021-09-10 07:22夏春林
医学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针灸

摘要: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动物实验,从针刺方法分析,毫针针刺的方法使用频度最高,分别分布于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局部阿是穴 2个。从针灸治疗前后大鼠乳头大小对比分析来看,不同的治疗方法和不同的研究人员间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从效应机制分析来看,以血清激素方面研究最普遍,兼以基因水平和细胞水平。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系统、深入钻研。

关键词:针灸;乳腺增生;动物实验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乳腺增生性疾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临床以乳房肿块和疼痛为主要表现,并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的波动呈现周期性化,有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1]。近年该病检出率在育龄期妇女是 15%~22.41%[2],在乳腺疾病普查中占 93.72% [3],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研究针刺防止乳腺增生具有现实意义,为现有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研究更具有普遍性、推广性。近年来,随着实验针灸学的发展,针灸的机理逐步被揭示,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无论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上均取得巨大的近步,研究成果频出,笔者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温习,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大致梳理,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有效的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 1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 1987年以来公开发表的相关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

1. 2检索方法以“乳腺增生”、“针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再以“针刺”、“刮痧”、“埋线”、“针药并用”、“电针”、“穴位贴敷”、“艾灸”进行二次检索 。

1. 3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①所纳入文献为自 1987以来公开发表的全文文献; ②排除临床的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相关文献,只选取有关的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动物实验的研究文献。③疾病范围: 只选取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和有关阐述过这方面的综述文献。

1.4 文献检索结果

结果 通过主题词及手工剔除不符合要求,针灸治疗乳腺癌增生动物实验研究近30余年的研究文献中,从时间段可以看出前两个时间段相关的文献数量大致相等。总体特征:发表文章数量少,综述还是以临床为主,动物实验未引起重视,近十年发表增长迅速,显示总体近况已经得到改改善,越来越多研究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2.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历史回顾

2.1针刺方法分析: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中,研究所采用的针灸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在针刺防治乳腺增生动物实验中,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以毫针针刺实验动物为主。毫针针刺方法,由于其应用广泛,操作方便,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

2.2针刺动物实验时使用腧穴分析:动物实验选穴配穴依据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在针灸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选用常规治疗腧穴有 22 个,分别分布于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經、局部阿是穴 2个。其中以膻中、屋翳、合谷、肝俞、足三里、天宗出现频次最高。显示了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中以足阳明胃经、任脉、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上选取穴位概率最高,符合临床治疗治疗乳腺增生的选择穴位规律。多数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对于穴位选择具有大致统一的看法,侧面也说明了这几个穴位的确对于针刺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有着一定预防作用。这几个穴位的选择也符合中医辨证论证的运用,以针刺胃经穴位为主,符合经络学中的经脉循行规律[4]。

2.3动物实验效应机制研究分析:针灸防治乳腺乳腺增生的效应机制研究已经从基因水平、细胞水平、血清激素等方面展开,其中血清激素方面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为46.7% ; 基因水平的研究所占比重为 20%;细胞水平的研究为20%;其他的研究方向为13.3% 。

2.4.1基因水平:针刺可对抗雌激素对乳腺管的刺激增生作用,促使病理性增生向正常组织转化从而减弱了雌激素在乳腺组织细胞上的生物学效应,阻止了非典型增生,也防止了乳腺增生组织恶变的倾向。

2.4.2细胞水平:针刺调整紊乱的内分泌来统,使体内高含量的E2下降,并趋于正常,解除了E2对淋巴组织(尤其是胸睐)和淋巴细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细胞免疫功能。证实了针刺能降低雌激素的水平,抑制乳腺细胞的异常增生,促进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2.4.4 其他:穴位敷贴组大鼠的脾脏、胸腺系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调整了紊乱的内分泌系统,使体内高含量的雌激素下降并趋于正常.解除了对淋巴组织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细胞免疫功能提高。

3.讨论

综上可见,针灸防治动物乳腺增生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各种与针灸相关的治疗手段都已用于治疗乳腺增生,虽然临床上治疗的穴位大部分以胃经为主,但真正的普遍性的、适应性广的针刺治疗至今未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做针灸防治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十分必要,找出针刺防治乳腺增生的效应机制对于今后治疗乳腺增生大有裨益。目前,在实验动物研究中的疗效观察上,大量文献是以治疗前后乳头大小的对比进行分析出治疗效果,但现实研究中,不同院校或者医院的研究人员、大鼠种类的区别、不同的针刺方法、留针时间等都对乳头大小产生了影响,所以仅仅以乳头大小的变化范围区别不出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总体而言,针刺防治乳腺增生的动物实验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蔡 惠,叶尔买克,等.百麦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4( 4) : 73.

[2]朱锡琪,李玉珠.乳腺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99-108.1

[3]李远芳.10655 例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03,34(6):62-63.

[4]尹小强,王彦春,等.艾灸不同选穴对乳腺增生症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4-7

作者简介:夏春林(1995.1),女,汉族,云南省宣威市人,云南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防治妇科病。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