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探索

2021-09-10 07:22吴凤爱
医学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吴凤爱

摘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这门学科是学生由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有模拟、有实训的培养体系。因此本文研究如何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希望对现阶段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课程改革有所帮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实操探索

病原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联系临床的桥梁课程,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医学基础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基础医学知识相对枯燥、内容并不直接面对临床具体疾病,学生学习往往会出现重临床、轻基础的现象,造成很多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也限制了自身在临床医学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对于这门课程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教学效果,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理论与现今存在的各种疾病类型、结合病原体与人体感染的关系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进行探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模拟操作,确保课堂内容的丰富有效,更加接近于未来职业发展实际。

一、传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一)内容枯燥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即使这门课程很重要,但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下,课时还是被压缩了,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不得不为了赶进度而只讲重点和难点,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举例说明,这就造成学生听不懂或者不透彻,进而导致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二)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还是采用PPT课件的形式进行的,教师照着课件讲解,和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提高。在课后学生发现问题时又不能随时找到教师,往往就会跳过不懂的知识点而不会上网寻找答案。

(三)考核方式单一

大部分学校的考核都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理论课程的内容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1],但这些都是可以抄袭的,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而在实验考核的过程中,往往是形式上的考核,而无法真正做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期末考试成绩又存在偶然性,教师有限的精力也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同学,因此目前的考核方式并不是特别合理。

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改变过去单纯的以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着力于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将教材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学生未来接触的病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索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章节多、内容繁杂,如果要面面俱到将所有章节全部讲完,不仅学时不够,而且教学效果也会不太理想,为了在规定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在内容上有所侧重,顺序上有所调整。每本教材的内容编订,根据编订人对于教材重点的讲述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编订方式。现行的部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材的编订逻辑,主要按照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顺序编排。比如学习细菌时,逐一介绍不同的细菌来进行章节组织,讲解应主要以实用为主,即针对病患的感染部位和感染形态,来分析病原菌并进行教学组织。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在病原体侵袭情况下的认识,也有利于未来走上真正的医护岗位,能够看到病情回想学过的内容,有利于较快认识和处理病情。

(三)利用多媒体平台延伸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理论和常规PPT展示为主,授课形式单一抽象。而病原生物中的细菌组织是活的、动态的,在侵袭不同细胞组织时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化的感染和免疫效果需要通过清晰、连贯、动态的效果去呈现。多媒体可以充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资料收集整理后,把课件、视频及案例都上传到平台上,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和参考。也可在多媒体上进行信息互动,由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不受课时的限制,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线上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充分照顾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发现了好的相关资料,也可以上传到平台与老师同学进行分享,这将会实现知识的最大化传播。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和实践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度差,学习热情低,遇到实际问题时的解决能力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授课补充,使学生能有一种真正投入到实际医护工作中的感受。在此环境中的学习和应用,才是真正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式。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专题讨论、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等[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學也应当多引入先进的教育形式,例如在讲解肝炎病毒时对引入患者既往病史和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不同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细致的差别化分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而近年来社会上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文章探讨,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研讨的话题。同时我们也会引入课堂,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观摩,听取医院感染科专家的现场报告,查阅病理、辅助进行生物学化验等等,都是对学科加深职业认识、提高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3]。

(五)加强实验课程的排课时间和频率,强化实操与理论同等重要

学校要从职业培养角度出发,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过去理论为主、实验为辅乃至象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增加实验课程的排课时间和频率,逐步建立起对常规细菌的检验内容,牢固树立学生“有、无菌”环境的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课业考评上,加大实操考评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往实验考核以出勤、实验报告为主。根 据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次改革对于护理、检验专业的学生加入了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核,进行理实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的实验项目包括显微镜油镜使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分离培养等基本操作。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无疑对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医学院校的教学目的都将越来越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学生培养的重心。从教学目的、教材串讲、教学方式、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为社会培养更多新型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灵允,朱江,岳青,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考核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04):299-301.

[2]何玲,谭潇,赵晋英.互联网+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8):4127-4128.

[3]孙慎侠,迟庆,丁宁,等.基于互联网资源的混合式教学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02):162-164.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气探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