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危重症的科普

2021-09-10 06:02赵中林曾强何晶
医学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危重症通气气道

赵中林 曾强 何晶

前言

现代生活中,生病是在所难免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方面也在飞速发展,我国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呼吸危重症是一种呼吸科疾病,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呼吸危重症进行科普论述,重点讲解什么是呼吸危重症,其病症应如何治疗与护理的方法。

一、什么是呼吸危重症

呼吸危重症的定义可以认定为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体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改变,哪怕是一丁点,都可能导致患者器官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则会直接死亡。这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多发病,其主要病变在于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呼吸危重症也是由肺部发生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中患者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主要表现,另外会出现咳嗽频率高、胸口痛、呼吸会受影响、缺氧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该病在后期较为严重。此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以及肺部感染等病症都可能引起呼吸危重症。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气管炎等并不属于呼吸危重症,若不加以重视也有可能转为危重症。呼吸危重症通常表现为呼吸频率>30次/分、氧分压要<60毫米汞柱,血压<60-90毫米汞柱,氧和指数<300,可能存在双肺或者多叶肺部的病变。

二、呼吸危重症的治疗

呼吸危重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在治疗上通常使用机械通气方式,可以对气体交换、呼吸做功、肺损伤、胸腔内器官压力容积环境以及循环等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干预措施,同时通过提高氧气的输送、肺部的保护进和改善环境等途径治疗多器官功能的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在机械通气分类上,可根据是否建立人工气道进行选择有创和无创两种方式。

2.1无创正压通气(NPPV)

无创正压通气是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鼻罩或者面罩等无创的方式连接患者,其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另外还适用于具有呼吸功能不全的症状患者,并且对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没有使用禁忌的情况可对患者进行使用;而不能用于存于意识障碍、呼吸微弱或者已停止、无法排痰、严重的内部脏器功能不全、隔气肿、严重腹胀、上气道或者面部有外伤等情况,包含以上的症状都不能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2.2有创机械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适用于1.各种原因以及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2.极度急性肺心肿;3.重度哮喘持续状态;4.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呼吸麻痹,例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5.大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呼吸支持;6.心肺复苏的病人。同时还需注意1.对气胸或纵膈气肿的病人未做引流前严禁使用;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3.急性心肌梗塞引发的呼吸衰竭,其主要是避免使用造成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脏的出血量减少和血压下降;4.低血容量性休克应改善后才能使用;5.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具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对有创机械通气应避免。另外呼吸危重症的病情特点还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感染为主,如果长期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也有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另外,尽量将呼吸危重症患者单独安排病房,以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2.3呼吸危重症的护理

这类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主要表现为:1.室内环境:室内温度在18至-22。、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患者病房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室内避免放置花草等应置,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应保持;2.饮食护理: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进行摄入,者适当饮水;3.休息:患者危重期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尽量下床活动;4.生活护理:晨晚间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床单元平整、无渣屑,着棉质衣裤。;5.床旁备好急救医用药品、器材,以备急救。同时对患者用药的情况进行监督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結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呼吸危重症有了更高多的认识,呼吸危重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影响巨大即使现代医学如此发达,对于呼吸危重症的治疗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治愈,因此,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尤为重要。不过笔者还是更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有病早就诊,早治疗,尽可能的减少相关疾病危重症的发生。

作者简介:赵中林,(1975.11)男,汉族,新疆奎屯,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研究方向:危急重症。

(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猜你喜欢
危重症通气气道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