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1-09-10 07:22张荣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张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要以课本为主体,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26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如果教师总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则不能使小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喜爱数学。素质教育下,人们对教学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从源头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成为了教育的努力方向,而这个源头便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改革是不成功的。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自己发现数学的乐趣;缺少学生的配合,教师也很难将数学的乐趣体现出来。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师生良好互动的结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科技的日益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快速进步,知识结构日新月异,新鲜词汇泉涌迸发,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教师跟得上时代,融得进学生的生活,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实现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在喜欢教师的基础上喜欢上课堂,在喜欢课堂的同时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渴望得到认同与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这方面的特质,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小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保证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经常进行鼓励和激励,防止这些学生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在鼓励的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防止这些学生骄傲自满而导致成绩落后。总之,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力股,这样,学生才会相信自己,才会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认识,充分了解。了解是认同的前提,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双方才能互相认同,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用真诚去吸引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模式,创造多样化的课堂

小学生思维活跃,很难长久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进行学习,那学生便会觉得数学是乏味的,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成为目前小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还不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多媒体等设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的周长”时,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计算出其周长并发现其中的奥秘。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便可以很好地理解公式的来源,也可以更好地记忆公式。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的,认識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小学数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当家庭的“小会计”,来计算家庭一日的开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发现了数学的有用之处,还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进行了德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采取鼓励式评价的方法

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标准,其大多数行为是为了获得认可与鼓励,情绪也会随着他人的评价而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常地给予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将鼓励性话语贯穿在课堂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新鲜感重,他们对于事物的关注度大,但持久性较差,如果长时间保持在一个状态,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激励性的话语贯穿始终,及时地为学生充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鼓励性的话语将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评比模式。小学生年龄较小,攀比心理较为严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他们的好胜心,根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之间因为竞争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教师还要制定小组规则,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总之,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学习兴趣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励性的评价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育改革目标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创新性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玲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19.

[2]马永林.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智慧,2020(31):121-122.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