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的探索与应用

2021-09-10 07:22周霞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策略

周霞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要记忆的理论知识非常多,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要完成记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历史中知识记忆策略的应用,希望可以给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记忆  策略  探索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35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相比于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要更为复杂,学生所接触和记忆的理论知识繁多,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牢牢掌握的,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复杂多样的历史理论知识进行整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进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编撰歌谣口诀,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断发展的,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前高中阶段所使用的历史教材并不能将所有的历史概述完整,因此在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是片面的,甚至有些知识比较散乱。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形成表面的理解,但是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忘记,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复述下来,当然这需要花费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背诵。鉴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就需要寻求一些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记忆过程变得更有趣,将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知识编撰成歌谣或者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活跃起来,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借助信息教学工具,根据本课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授课前可以播放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影视剧片段,使学生的感官体验得到满足,接着就可以导出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系统学习。当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时,教师就可以编撰一些歌谣,使学生能够迅速串联起有关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和结果。再如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時,教师就可以运用口诀记忆法来让学生记忆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比如“孔孟儒,行仁政;道无为,老庄兴;子墨子,讲非攻;韩非子,法治行。”学生记忆起来就会更容易,简短的歌谣和口诀虽然不能让学生将所有知识一一复述下来,但是也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作系统梳理

思维导图的优势有目共睹,它是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下深受广大教师认可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对高中生学习和记忆历史知识上有着积极的作用。所谓思维导图,就是以一个关键性的内容作为起点,然后向四面进行内容拓展与发散,不断地在此起点的基础上补充细节,完善结构,使其可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将其用于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整理,那么学生的记忆就不容易混淆,学习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且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保留起来,在后续的复习工作中能发挥有效作用,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课的内容时,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笼统,并且呈现在课本上的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不是特别明确,学生记忆起来会比较吃力,但这又是历史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对其后续历史影响有确切的把握,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笼统的历史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以鸦片战争的学习为起点展开延伸,分别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条件、发展过程、影响做拓展,历史条件又可以分为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或者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发展过程中可以列明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在影响中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学生可以对这一节历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其后续进行更多知识的记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形象思维不断向抽象思维转换,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对学生而言,既改善了其记忆效果,又可以掌握一种有用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历史学习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三、借助画图记忆,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画图记忆法契合了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中历史人文性极强,其中文字理论占据的比重较多。学生长期面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也会对其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将画图记忆合理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构图方法将相关知识用图示呈现出来,特别是一些有着对比关系和包含关系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构建图表来加强记忆,便于学生明晰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事实上,对于整个历史发展的时间轴运用构图记忆法更能够使学生获得理想的记忆效果。在构图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历史发展进程理顺,对历史信息进行合理的筛查和整合,取精去糟,避免学生吸收一些意义不大的历史知识,妨碍学生的记忆效果,减少对学生的脑力造成的负担。构图实际上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每个学生对历史学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构图中也会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并没有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统一的记忆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记忆手段,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保留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可以学出新花样,改变历史学习刻板的印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既不能遵循过去只重视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倾向,更不能片面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而忽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会促进其综合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将传达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编撰歌谣口诀、利用思维导图、学会画图记忆来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牢牢把握历史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进而可以探寻历史背后所蕴含的规律和哲理,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促进其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