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学生常见数学解题错误原因与解决策略

2021-09-10 07:22吴杰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解决策略

吴杰

【摘    要】对于中学学生来说,提升数学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而在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解题方法、思维等成为了影响学生成绩提升的重要障碍。教师应当高度的重视学生出现的这些解题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出学习困境,早日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中学数学  解题错误  原因分析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68

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有限,同时这也是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进行学习尝试的表现。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和问题并不可怕,教师和学生要学会正视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就中学学生常见的各种数学解题错误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策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數学学习中。

一、中学生常见的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1.概念不明、混淆定义。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经常运用到各种数学概念、数学定义,并且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重要的思路。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复习不到位,或者是基础学习不牢靠,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不清晰,混淆了一些数学定义,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容易出现错误。要知道数学解题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一个细小的错误就极有可能导致整个解题的失败。所以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概念不明、混淆定义的情况,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审题不清、重点模糊。对于一道数学题目来说题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题干中给出了各种数学条件。学生要想正确地解答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就一定要充分地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各种数据、各种数学条件,然后找寻解题的思路并进行正确的解答。但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审题非常的迅速,这使得有些学生出现了审题不清、重点模糊的问题,抓不住题干中给出的重点或者是忽视了一些数学条件。这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找不到解题的方法,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解题的正确率。

3.欠缺能力、技巧不足。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已经颇具难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解决数学问题具有不小的挑战。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学生在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失误就会更多,同时也会暴露出学生更多的学习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能力欠缺和技巧不足。解题能力欠缺一般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缺乏数学学习锻炼,学习不够认真所造成的。而解题技巧不足,则一般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忽略对学习经验和技巧的积攒与总结所导致的。解题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思路,难以利用已知的数学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演算。而解题技巧不足,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失去许多的宝贵时间。

4.粗心大意、解题习惯差。笔者经常在批改学生试卷的时候发现,一些学生原本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却因为抄错了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或者是在解题时写错了解题公式,忽略解题的小细节,导致了不必要的丢分,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比较粗心大意,解题的习惯较差,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进行数学考试时无法稳定心态,所以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二、针对中学生常见数学解题错误原因提出的解决策略

1.把握概念、弄清定义。数学概念、数学定义的是数学学习的重点。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一定要对其进行重点讲解,要引起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重视。必须要把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底子打牢,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才能够更加严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出现更少的错误。此外,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复习,学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对各种数学概念和定义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记忆,有效减少自己在解题时出现失误的情况,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有效审题、抓住重点。题干是解题的根本依据,为学生提供了解题的思路,所以不论处在怎样的解题环境下,解题的时间有多么紧张,学生都一定要仔细的审题,要抓住题干中的重点,尤其是各种数学条件、给出的数字等,让审题变得更具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更快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并且充分地运用题干中的各种条件和数据进行构思,最终给出正确的解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导中学学生牢固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有效审题,抓住重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和关键。

3.加强能力锻炼、丰富解题技巧。为了使中学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有更好的提升,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且获得更好的数学成绩,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锻炼,丰富他们的解题技巧,锻炼解题能力,并不能一味只讲求数量,而要更注重质量。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意义,能够起到训练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详细的进行推理演算和解答,并且学会从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要弄清楚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究竟是哪些,自己应当运用哪些数学知识点予以有效的应对。此外,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技巧,这样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能够变得更加的轻松,可以更加自如地应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其解题技巧变得更加的丰富,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出现错误的几率,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理想的数学成绩。

4.注重细节、养成良好习惯。我国中小学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考量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所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再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务必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而出现丢分的情况。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绝非是一句空口之言,而是无数人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之谈。要使学生更加注重解题细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解题习惯,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要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使让学生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题时学会认真仔细的审题,要细心地进行答题,在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会进行一定的纠错检查,以严谨的思维、细心端正的态度,仔细地做好每一道题目,尽最大的努力给出自己的解题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一定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果,有效的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减少失误的发生。

综上所述,解题其实是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的一个综合考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暴露出学生在数学方面存在的很多不足和缺陷。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在解题时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在解答数学题目和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解决策略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