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1-09-10 07:22乔岩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乔岩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要求。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文化历史,继承我国优秀的精神财富,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钻研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14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家强,继承传统文化需要从青少年一代加强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认識到语文学科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要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材,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能更好地得到继承。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具有最基本的语言体系,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关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学生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书中的文化知识,靠背书来提高语文成绩,而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却一概不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不能将眼光只停留在成绩提高上,还要感受、继承、传播我们的文化,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一环节。其次,教师要寻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我国的优秀文化,自觉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培养初中生正确人格的内在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的阶段,大多数初中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思想意识指引人们的行为,学生只有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才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传统文化中聚集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一些古诗词中传递了许多优良的精神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在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时能够有全面的认识。但受外国文化冲击的影响,一些学生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形成崇洋媚外的心理,很多青少年热衷过“洋节”,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的历史来源、继承意义却一概不知,甚至排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正确看待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师在单一地讲古文或者古诗词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课堂很枯燥,学不进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工作,挖掘古文或者古诗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前事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等,让学生通过作品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要想让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文化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乡愁》这篇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诵这篇诗词,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站在讲台上朗诵,并让小组内成员对这篇诗歌进行赏析,通过诗歌赏析不仅能锻炼学生赏析优秀作品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此外,语文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多方面感官能力体会到优美的诗词意境,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上传统文化课程。比如在学习《黄河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与黄河相关的影像视频、图片以及聆听黄河大合唱的歌曲,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黄河的壮观景象和宏伟的气势,进一步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来让学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初中语文教师还应看到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课外活动更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参与文化实践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传统文化方向举办一些古诗朗诵活动、诗词赏析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学生通过准备活动中需要的素材资料加强对文化的认知,提升文化认同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参与指导,给每一位学生打分,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奖励。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几个故事排练出几个小话剧,其中有“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宴”这三个故事,由学生自行决定出演的角色,话剧结束后这些学生要讲述所扮演角色的人物特点以及自己在排练的过程中收获到什么,学生通过小话剧的出演能够真实感受到文章主人公的心理特点,从而学习人物的优良品格,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格奠定基础。此外,观看演出的学生也对晏子加深了了解,从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校园内的板报、展览角等公共学习场所,运用传统文化知识来设计装饰,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还要多加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积极查阅相关的文化渊源,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三、结束语

文化强则国家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久经不衰的基本途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语文教师工作者积极在教学中进行传播,并且教师要看到目前渗透传统文化的困境,主动更新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