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2021-09-10 07:22李秋霖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李秋霖

【摘    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更有利于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改变“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更加细心的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进一步向素质教育靠拢,强化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20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客观的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也都是高低不一的。所以传统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符合教学实情的,也是极不科学的。在新的教育时期,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教育现状,采取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进步,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抓住教材,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不管教师要怎样调整教学方式,怎样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课堂永远都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也永远都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根本。因此,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抓住教材,在课堂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因为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受到高考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教学期望和不合理的教学要求,制订的教学目标过高。而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很难与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不够到位。但如果教师能够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就根据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和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与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制订好相应的基本教学目标和有针对性地提高目标,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教学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既面向学生群体,又能够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更好地照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展示,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使因材施教真正得到落实。

二、了解学生,制订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理,世界上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社会背景以及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沟壑巨大。再加上高中时期学生承受了无比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心态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自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和特点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也能够因此在教学中获得教师更加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爱。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实施因材施教,提高相关教学工作的效果来说,都是非常良好和有益的。

三、创设师生沟通渠道

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发现学生存在的缺点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外,还要学会去挖掘学生的亮点,明白学生的长处所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补齐短板,并且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轻松与快乐。要做到這一点,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充分有效的沟通。然而师生沟通不畅,正是目前高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因材施教工作的落实,对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局面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绝大部分时候高中的教学环境都是较为压抑的,因为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后,也变得更加内敛和沉默,更加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与互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都必须要设法创设一定的师生沟通渠道。比如学生对教师有畏惧、胆怯的心理,不敢和教师进行交流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设置匿名教学意见信箱,或者在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更加亲切和蔼的态度讲课和与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进行教学意见调查或者举办教学反馈主题班会等,来有效丰富师生沟通渠道。这样可以有效地为师生关系破冰,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让教师能够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四、顾全整体,个体指导

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的教学过程,它面向的始终是一个学生群体。因此,如何处理好因材施教与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因材施教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此笔者的意见是顾全整体,进行个体指导。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筹谋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应当做到尽可能将教学的知识难度维持在一个能够被绝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范围内,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上,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内或者是课外对学生适当进行一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个体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学习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因材施教和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的效果尽量最大化。

五、分层次布置学习任务

个人认为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分层次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教学措施。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思维、解题技巧等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布置一些基础的学习任务,就无法很好地顾及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如果只布置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又会给学习能力较差和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并且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那么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给学生安排和布置符合其具体情况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对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一定的把控,要有难有易,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任务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任务得到一定的锻炼,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使学生能够通过高中数学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成长。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师在执教时面对的挑战也非常艰巨,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实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究,努力吃透每一个教学板块,让因材施教能够真正扎根高中数学这片土地,早日成长壮大,开出灿烂的花朵,让学生能够从中收获累累的果实。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