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1-09-10 07:22熊莉华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熊莉华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生所形成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理性思维对未来的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在当前的农村教育中,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农村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90

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在师资队伍、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的第一个转型阶段,是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农村教育中,由于条件的缺乏使得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并没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何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农村初中数学的良性发展成为一个亟待探究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短缺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它要求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它不仅包含数学的结果,还包含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但是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不容乐观、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所以只有少部分教师愿意下到基层,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从而导致师资力量缺乏,使得一个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以及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状况依然存在于农村的初中数学课堂上,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学生所必须的教学设备、图书材料等远不及现代化教育的水平。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而农村的基础教学设施却不能支撑为培养学生此类能力而开展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此外,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上,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学习难度大、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所占比例小,教学质量不高,既沒有达到教学目标,也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家长观念落后

在观念落后的家长眼中,数学并不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觉得学校教育只需教会学生读书写字。至于数学,初中数学本就不同于小学,要想满意的学习成绩就得下功夫,而这些家长认为学生们只要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算就行。这样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从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中缺课率高或者学习氛围极其糟糕等状况。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一)调整农村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将政策落实到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力争政策具有可行性,而不是空口白话。同时,利用教育资金最大化的配齐数学课堂所需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数学教师有条件进行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待遇与专业素养

作为数学课堂的另一主体,教师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还在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要了解到初中生独立性已进一步增强,对问题的探索欲也进一步增强,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并且教师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地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不用自己对数学“熟悉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更新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并且,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不应该因为农村教育的条件欠缺而降低教学要求以及对学生的期望。

除教师自身为数学教学而做的努力以外,政府以及学校也应积极地做出努力。国家政府应通过政策优惠、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具有新的教育观念、充分的初中数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到农村中来,为初中的数学师资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学校进行民主化管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在数学的教学中而不被其他琐事烦恼。成功的精妙之处在于懂得合作,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也一样,在年级中选出数学组长、课题组长,对数学教学进行统一筹划,共同探究如何提高此阶段的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初中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受益。

(三)转变学生以及家长的观念

任何的实践都是由一定的理念指导的。改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除了政策、资金等支持以外,观念的转变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初中生先要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应把数学看成是洪水猛兽,遇到困难便想迎难而下,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思考探索,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全球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创新思维能力,而从初中阶段开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更上了一个台阶。于家长而言,务必需要转变“读书无用”“数学无用”等看法,与教师一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人才。

(四)优化数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对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照搬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教师应因校制宜,因班制宜,优化教学目标,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在讲授“不等式及其解集”时,教师在备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就应结合已有的教学条件,将教学目标制定为: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4.用实际生活案例来转化不等式。

教学目标对教学起导向作用,优化了的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还符合农村学生的发展特点,优化数学课堂氛围,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庭的各方联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当前知识化经济浪潮下,数学教学所培养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生活下去,因此,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教师要争取最大化程度改变教学现状,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