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RIHS概念下的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9-10 07:22刘雅楠张春城张爽罗迷
健康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

刘雅楠 张春城 张爽 罗迷

摘要:目的:探析ICU重症患者应用i-PARIHS护理对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治疗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ICU重症患者深入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i-PARIHS护理,分析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运动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压疮患者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发现观察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i-PARIHS护理干预在应用期间,应用效果明显,可提升运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i-PARIHS护理;ICU重症疾病;运动功能

ICU在临床中也称之为重症监护室,主要是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场所,该科室有全院最为先进的医疗器材,最具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可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监护。ICU重症患者运功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在治疗中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1]。i-PARIHS护理是一种循证护理中证据应用的操作方法,可提升医护人员自身护理知识与护理机能,能够明显加快患者机体恢复。本文分组着重探析ICU重症患者应用i-PARIHS护理对运功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治疗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ICU重症患者深入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i-PARIHS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分布为全年龄段,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45.59±6.34)岁。观察组患者50例,年龄分布为全年龄段,最小22岁,最大69岁,平均(45.78±5.4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治疗方法给予常规护理,保持病房通风、安静、整洁;对长期卧床患者应抬高下肢;伸屈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同时定时按摩下肢。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同时给予i-PARIHS护理:①通过数据里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同时根据ICU重症患者病例对一般资料实施分析,探究治疗与护理措施,以此判断对患者护理存在问题的子元素。②与医护人员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认知度以及护理行为,而后对管理措施全面评价,以此明确护理存在的问题。③患者入ICU病区24 h内使用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实施评估。对患者出血风险实施评估,同时体现在交接班中;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给予早期运动训练,若患者无意识需进行全身四肢关节被动活动,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翻身训练,可自行完成活动的患者应协助完成坐位训练。若患者接受手术导致临床状况改变,再次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④反馈与总结:对医护人员在采用以上证据护理的护理意见进行全面总结并改进,定期总结与汇总,以此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

(2)观察指标

①分析入组患者感染、意外脱管、压疮发生率;②分析入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对患者运动功能实施评估,分为6个等级,患者无法站立为0级;患者在搀扶时能够步行10 m为1级;患者在监护中步行20 m为2级;可单独室内步行50 m为3级;患者可步行100 m,同时能够跨越障碍物为4级;患者可步行200 m,且速度在20 m/min以上。等级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高。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分析本组数据,并发症发生率、运动功能评分由(%、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压疮患者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发现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

护理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卧床,极易导致下肢血流速减慢情况,临床常采用镇静、镇痛、机械通气等方法治疗,但是,在治疗期间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所以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时间与精力进行护理证据的学习[2]。

PARIHS是上世纪循证护理中证据应用的操作方法,实现了以i-PARIHS概念框架的VTE护理,可显著端正医护人员自身的护理态度,增加护理知识,同时循证实践依从性高。该护理模式证据水平高,通过多年应用与优化,目前已形成i-PARIHS护理模式[3-4]。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压疮患者明显减少,观察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表明i-PARIHS概念下护理应用在ICU重症患者中,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运动功能[5]。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i-PARIHS护理,并发症有明显减少,运动功能提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叶琴. 护理干预对ICU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005(038):114.

[2]陈高燕, 林秀霞. 基于i-PARIHS概念框架的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8(33), 98-101.

[3]张照霞, 邹琴. 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017(014):71-73.

[4]韩柳, 晏利姣, 姜雨婷,等. PARIHS循证概念框架的演变及其应用思考[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009):84-86.

[5]董晓荷, 吴鸣, 曾林芳,等. 运动训练对ICU重症患者短期功能状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34(02):187-191.

(廣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金湾中心医院 广东省珠海市 519030)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