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

2021-09-10 16:13荀启斐王玲
健康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监护室耐药研究组

荀启斐 王玲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在心外监护室的护理。方法是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外监护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所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患者中有80.0%存在抗菌药物滥用,有25%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弱,有22.5%存在住院时间过长,有8.75%存在病情情况特殊,有3.75%存在手部清洁不到位,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也有显著差距,研究组的明显较短,各项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到的结论是,心外监护室要尽可能避免出现抗菌药物滥用、患者免疫力降低、住院时间过长等情况,要注重引导患者养成手部清洁习惯,结合实际需要提升护理工作的針对性,从而不断提升病情控制效果和患者康复质量。

关键字: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护理

引言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制药工业产品在医学界得以应用,以抗菌药物为代表的西药呈现出种类繁多、药效复杂的特点,在医学界诊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疫情期间,各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甚至出现了滥用的情况。在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药物品类逐渐增大、医生素质无法满足需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临床上经常出现医院感染问题,为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阻碍。多重耐药菌感染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感染情况,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仅要深刻重视感染后的处理,更要在给药过程中强调科学合理,完善护理干预过程。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应用经验,对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外监护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排除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和合并重大脏器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为24d。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轻区间介于22至57岁,平均年龄为41.1岁;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轻区间介于23至59岁,平均年龄为42.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对其研究结果的比较具有意义。

1.2方法

1.2.1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对所有的160例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身体状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分析。

1.2.2护理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基础护理项目;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需求优化调整,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个性化和人文关怀。

1.3观察指标

分析探讨两组患者产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并对控制感染的时间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t检验,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对所有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2.2感染控制时间

3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看出,滥用抗生素药物是造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些年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出现的疾病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药品的种类和抗生素药物的供给量加大,很多时候患者缺乏正确的医嘱指导或医嘱自身存在问题,极容易出现药物滥用,部分患者在思想上过渡依赖药物,一旦发病便“病急乱投医”、“病来乱吃药”,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频发。因此,临床上必须注重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医生在开具抗生素类药物时要充分的考虑患者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病史对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药剂师在发放抗生素类药物时也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医院护理人员要注重对环境卫生的清洁和保护,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范围内传播引起感染,发现感染源后要做到及时的控制,通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实现严格监督,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和传播。同时,自身免疫功能弱、住院时间过长、病情情况特殊、手部清洁不到位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出现,应当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规避。此外,本文的研究中对感染控制时间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感染的控制时间,因此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结合患者情况指导做好个人防护,为患者提供舒服、干净、适宜的医院卫生环境,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切实避免感染的发生,尽可能缩短治愈时间。

结语

总之,造成心外监护室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临床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合理规避各类感染致病因素,尽可能控制好患者病情,做好感染控制,从而提升护理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会芹,郭慧,刘东芳.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7):136.

[2]郭锐,冯莉莉.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227.

[3]杨向亚,李中瑞,吴亚丽.心外监护室感染监测及分时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1-4.

作者:荀启斐,1989,07,31,女,江苏扬州,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王玲 1988.04.23,女,江苏扬州,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1)

猜你喜欢
监护室耐药研究组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抗生素耐药后还能再用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沙门氏菌耐药谱分析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