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对护士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的影响

2021-09-10 16:13朱明会
健康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

朱明会

摘要:目的:研讨情绪管理对护士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在职的护士中随机抽取42名为调查对象,按照护士入职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1)与情绪管理组(n=21)。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管理,情绪管理组护士接受情绪管理。统计两组管理模式下的护士自信心、职业归属感与护理投诉率。结果 与对照组管理结果相比,情绪管理组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数据明显更高(P<0.05);且情绪管理组护士管理后离职率、护理投诉率的数据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院内管理工作中合理实施情绪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强化护士的工作自信。同时,也降低护理工作的投诉率,提升护士的职业归属感。改善管理效果,临床应用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护士自信心;情绪管理;职业归属感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愈发重视护理服务,也提升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而在当前社会形态下,医疗压力也较为紧张,护士的职业压力也日益突出。由于晋升压力大、职业前景迷茫、工作辛苦、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因素的影响,均让护士的职业归属感不强[1]。护士队伍的架构不够稳定,离职率也持续上升。环境、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也影响到了护理质量,进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临床上,需应用更为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以便改善護士的自信心、职业归属感。本文旨在研讨情绪管理对护士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间在职的护士中随机抽取42名为调查对象,按照护士入职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1)与情绪管理组(n=21)。对照组中,男性为3例、女性为18例。年龄范围:20-47岁,平均年龄为(32.48±5.62)岁。工作年限:6年以上者9名,6年及以下者12名。情绪管理组中,男性为4例、女性为17例。年龄范围:21-49岁,平均年龄为(33.10±5.40)岁。工作年限:6年以上者10名,6年及以下者11名。两组护士均已取得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且均属于自愿加入本研究。对比两组病历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管理,按传统方式来管理临床护理工作,依据院内流程、标准开展工作。情绪管理组护士接受情绪管理,可分为:(1)完善职业培训:院内需定期邀请资深专家为护士进行职业培训。以讲授结合演示的方式,向护士传授相关护理技巧、技术。或宣导相关护理前沿知识,时间约保持在20-30min左右。(2)情景模拟训练:将护士分为3-4人左右的小组,让护士以小组的形式每周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内容可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在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产生争执的情况下提出适合解决措施。(3)心理疏导:护士工作较为辛苦,工作期间的压力也较大。院内需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护士做心理指导。传授情绪管理的方法、技巧,鼓励护士可主动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亲切、适当的语言来激励护士自我矫正、自我认识与自我领悟。指导护士掌握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促使其更好的转变自身的心态。(4)护理专科化发展:将护士分为不同专业护理质控小组开展工作。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管理模式下的护士自信心(评价指标为自我效能感评分)、职业归属感(评价指标为离职率)与护理投诉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两组护士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的自我效能感评分、离职率、护理投诉率

与对照组管理结果相比,情绪管理组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数据明显更高(P<0.05);且情绪管理组护士管理后离职率、护理投诉率的数据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所谓归属感,可认为是个体在被他人认可时,心理、感情上产生的成就感、安全感与使命感。调查显示[2],归属感可促进人们形成自我激励。通常情况下,社交圈子狭窄、生活单调、缺少朋友的群体更易缺乏归属感。而对于护士来说,缺乏归属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职业意识偏失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实施情绪管理,则可确保护士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管理结果相比,情绪管理组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数据明显更高(P<0.05);且情绪管理组护士管理后离职率、护理投诉率的数据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结果提示,情绪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护士的心理压力,学会主动学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从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角度出发,让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让其更好的面对护理工作,强化护士的职业归属感。

综上所述,院内管理工作中合理实施情绪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强化护士的工作自信。同时,也降低护理工作的投诉率,提升护士的职业归属感。改善管理效果,临床应用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殷彬燕, 朱丽瑜, 彭焕椽,等. 规范化培训对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规划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34):2707-2711.

[2]崔国峰, 鲁晓玲. 90后实习护生心理适应,情绪管理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14(S1):148-151.

[3]方慧, 张慧敏, 施雁. 社区护士情绪管理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2):2811-2815.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400030)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
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驾驶者路怒症与情绪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好心情拍卖会
一份24分的试卷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