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疾病诊疗新进展分析

2021-09-10 18:13姚佩兰杨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临床价值高血压

姚佩兰 杨胜

摘要:作为临床过程中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对于患者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的影响,患者血压数值可出现升高的趋势,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合理干预,则高血压可对患者身体多个脏器造成严重损害,进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有效保障。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大批医疗人员针对高血压疾病的诊疗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旨在进一步实现我国高血压治疗水平的提升与优化,从而为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对于高血压疾病诊疗工作所进行的研究开展了相应的梳理与论述,旨在进一步实现诊疗工作水平的改善,为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医疗建议;临床价值

研究人员指出,近年来,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几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者群体数量在2.7亿左右,与此同时,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在44%左右,相关数据从侧面证明了高血压对于人民群众健康所造成的重要影响与威胁。与此同时,在临床过程中,该病还可导致患者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诱发各类并发症,从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

一、高血压概述

作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血压值出现大幅升高的趋势,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该病致病因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中,年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压力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药物影响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1]。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无治愈方法,多数患者需常年服藥进行血压数值的管控,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临床过程中,该病患者多数伴有头晕、头痛、易疲、心悸、颈项板紧等表现,与此同时,患者血压指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情绪激动时,患者血压指数值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如果不能及时对血压指标进行管控,则当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出现眩晕、呕吐、抽搐等表现,从而对患者心脏、肾脏以及大脑等身体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二、高血压患者的诊断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在高血压诊断问题上,现阶段,临床医疗领域主要将患者血压指标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主要依据[2]。总的来看,根据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相关标准,将舒张压≥90mmHg或收缩压≥140mmHg的患者,可以认定其患有高血压。在此过程中,若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数值分别处于不同高血压级别时,则应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作为患者的诊断依据[3]。

(二)高血压的辅助诊断技术

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主要采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的辅助诊断[4]。实践表明,在临床过程中,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对患者24h平均血压指标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有效实现对于患者白昼血压与夜间血压数值的合理把控,对于患者诊断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5]。与此同时,基于这一技术的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对患者高血压类型进行鉴别,同时有效实现患者高血压并发症情况的辅助鉴别,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

三、高血压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总的来看,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保障,医疗人员用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患者血压指标进行控制,从而为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治疗原则方面,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下列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6]。

1.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原则

医疗人员应引导患者积极做好对于日常生活行为的合理改善,从而有效实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完善,为患者血压指标的控制奠定基础。

2.个体化血压控制原则

医疗人员应采用个体化原则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的指导,从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式与药物的选择,为患者血压控制的提升奠定基础。

3.协同控制原则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做好协同控制原则的合理践行,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把控,为患者治疗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助力。

(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药物治疗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帮助患者实现血压数值的合理管控,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7]。总的来看,在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应确保药物从小剂量服用开始,避免患者频繁进行药物的更换,从而有效实现患者血压数值的合理控制。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以及钙通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

在治疗过程中,该药物可以在降压的同时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血压指标的合理控制,对于患者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问题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8]。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相关研究表明,该药物可以有效对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的结合进行阻断,对于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的控制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9]。与此同时,该药物的优势在于,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患者电解质与肾功能水平无明显影响[10]。

(3)噻嗪类利尿剂

作为临床过程中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该药物对于患者血压指标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对于患者血压指标的合理管控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11]。

(4)钙通道阻滞剂

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合并肺心病、冠心病、糖耐量异常、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肾脏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过程中,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以及非洛地平等药物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2]。

2.非药物治疗

(1)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合理实现对于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医疗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做好对于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与转换,从而实现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13]。在具体做法上,医疗人员应指导患者实现良好作息习惯的调整,从而确保每日睡眠时间的充足[14]。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积极做好对于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避免情绪过于紧张,从而实现血压指标的有效降低与合理改善。与此同时,针对存在吸烟与酗酒习惯的患者,应积极做好对于烟酒的戒除,以便为血压指标的控制奠定基础。

(2)制定科学膳食方案

相关研究表明,在日常饮食中,过量食用食盐可导致患者血压数值出现升高的趋势,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的控制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15]。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医疗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做好对于饮食习惯的制定与完善,从而避免对于食盐的过量摄入,确保饮食的清淡[16]。对此,相关数据显示,为了有效实现患者血压数值的合理管控,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其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如果患者血压指标相对较高,则该数值可继续降低至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3g。与此同时,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积极做好对于果蔬的合理使用,同时避免使用过量的脂肪[17]。

(3)合理开展体育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于血压指标的管控,患者应积极做好日常运动的开展,从而实现身体健康的合理保障。在这一问题上,医疗人员建议[18],患者的运动选择应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打太极拳、走步、骑车以及游泳等项目都是良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对于篮球、足球以及网球等剧烈运动,患者应避免参与,以免运动导致其血压指标出现升高的问题[19]。

四、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看,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20]。基于此,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大批医疗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旨在进一步实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治疗工作的深入探究,以便为患者诊疗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21]。就目前而言,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应用,在临床过程中,医疗人员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优化。与此同时,在治疗问题上,随着大量高血压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的合理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22]。在这一问题上,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员指出,在合理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医疗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实现非药物治疗的践行,从而确保患者实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患者血压指标的有效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欣,李秀珍,王景尚.绝经后高血压的再认识及中西医诊疗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2):3730-3734.

[2]徐巧林,孙中玲,何晓庆.分级诊疗模式下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1):19-21.

[3]龚俊豪,汤慧敏,吴辉.高血压诊疗中的一个新方向——脾胃功能调理与肠道菌群紊乱[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8):3020-3022.

[4]高凤娟,杜学锋,史宇晖等.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在北京德胜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级诊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9):1070-1074.

[5]马红妹,常德玉,侯幸赟等.1例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降压药物对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药师,2020,23(04):680-681.

[6]余芬蔚,吴文蓉.α1-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6):177-179.

[7]陈秀芝,李芬,陈多等.上海市慢性病单病种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以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为例[J].中国卫生资源,2019,22(06):425-429.

[8]邱胜.积极推进基层高血压分级规范诊疗——六盘水安顺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乡镇(社区)的高血压防治中心[J].当代贵州,2020(01):48-49.

[9]郑苏梨,蔡晓琪,苏津自等.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质控工作,助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12):1119-1121.

[10]陈明慧,姜雪,许崴崴.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效果评价[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11):1134-1138.

[11]邱胜.高质量防治心血管疾病——访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疗卫生援黔专家”余振球[J].当代贵州,2019(46):40-41.

[12]赵海鹰.是否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如何掌握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指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10):904-909.

[13]骆秦,王梦卉,努尔古丽·买买提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试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能分析及其与中青年患者的差异[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09):867-873.

[14]周丽丽,张磊,薛礼等.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22-24.

[15]陈志伟,阳建军.超声检测母体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疗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06):517-519.

[16]孙宁玲.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妊娠期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介及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05):401-403.

[17]周国锋,徐龙进,马度芳等.基于运气理论与体质学说探讨戊戌年阴虚质高血压患者诊疗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04):476-478.

[18]郑东鹏,卢爱敏,许友贤.基于高血压病诊疗实践的上海市慢性病长处方签约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4):583-585+681.

[19]郑坚奕,朱桂平,曾智桓等.脂蛋白(a)与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25(02):142-145.

[20]黄有胜.降钙素原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置管手术颅内感染中的诊疗效果价值评估[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06):571-573.

[21]谭敏,陈迎春,张研等.基于Agent建模仿真醫保政策调整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02):17-20.

[22]谢娜,成芬蔚.中医“六心”护理品牌模式在体检中心检出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2):50-52.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02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临床价值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界定范围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