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专项经费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1-09-10 18:13王芹陈辛华杨君飞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情况

王芹 陈辛华 杨君飞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财政资金拨款时间不匹配

例如政府提供给医院的一些公共卫生补助,这批补助需通过多层部门进行审核,任何一个审核环节出现问题,都需要对补助进行重新审核,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款项到账的时间,若款项未及时到账,则很容易对资金执行进度产生影响。此外,还存在部分专项资金拨款时间不合理以及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况。若最终的拨款时间与预计的项目推进时间不一致,则不仅会影响小牧进度,同时也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所谓专项资金则要求必须转款专用,若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资金迟迟没有到款,为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就可能会从医院其他项目的运营资金中拨款,因此会对医院正常的运营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预算编制不合理

部分的项目负责人虽然将项目的经费额度申请成功,但由于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导致在进行编制预算时出现细节设置不到位的情况,且分配金额时过于随意。不仅如此,在完成费用的预算编制后,落实过程中也并未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对于一整年的资金使用情况并未进行严格把控,频繁出现集中在年底使用费用赶进度的情况。同时,未将相对完善的考评制度进行建立与健全,在项目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使用人未积极主动的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导致绩效的考核不明显,部分资金的支出进度与预计不符。

3.内控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专项资金拨款后,很多上级部门仅关注与资金的支出情况与使用进度情况,对资金使用途中相关明细的一些监控与审核工作准备的并不充足,甚至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此外,当财务部门对相关票据进行审核时,往往仅单纯审核提交的票据是否合法,而并未进一步验证真实,是否与专项资金使用原则相符,使用前与使用中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因此资金很容易被人“移花接木”,将资金申报于非适用范围内的业务中使用。如此一来,不仅与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相悖,同时也无法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导致专项资金管理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

4.部门间沟通与衔接不到位

存在当负责专项资金的人员已经收到拨款文件但不知具体何时能够到账的情况,当财务部门正式收到拨款后,由于并不了解拨款文件因此并不了解款项的性质,如此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部分项目并未将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建立起来,导致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透明,使用人对资金的支出明细、使用进度以及使用情况也无法随时掌握。部分财务人员由于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导致对已经明确了的专项资金和费用明细在做账时依然随意列支,很难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准确判断。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因各项工作任务而设立的各项专项资金的管理,现对医院专项资金的管理现状提几点对策,对策如下:

二、健全管理制度

1.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研究当前国家、省、市关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完善医院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管理制度作为指导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日常工作的准则。梳理从项目立项、资金申请、项目实施至项目结束全过程的控制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落实管理责任。

2.专项资金纳入医院财务统一管理,设立专项资金专用账户或专项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便于管理。根据立项依据,研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及使用时限,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不得以各种名义挤占、挪用等。

3.制定专项资金的审签制度,严格审批流程,大额资金支出需要经过“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审核专项资金支出时应重点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票据及相关附件是否真实、完整,确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三、做好预算控制

1.科学预算编制。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时,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模式,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专项资金进行分配,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细化预算项目。要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的编制,将预算做实、做细、做准,明确用款内容、用款的科室及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相关科室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都有依据和标准。

3.规范预算执行。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严把关,不得随意调整预算。

四、规范财务处理

1.做好专账管理。医院应按照专项资金类别、用途科学设置科目,对专项资金进行明细核算,同时设置账簿进行辅助核算。专项资金使用科室应做好台账,并定期与财务账核对是否相符。

2.做好审批工作。执行专项资金的经费审批制度和审核报销制度,大额资金使用要通过医院“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报销票据、附件等资料要真实、完整。

3.规范账务处理。尚未实际支出的专项资金在年终时按照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转入结转或结余科目,不得转入往来款项虚列支出。

四、建立追責机制

1.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建立追责问效制度,对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和相关要求的,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

2.加大全过程的监督力度,由专项检查向全过程监督进行转变,以有效预防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避免造成专项资金的损失。

3.对于擅自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费用标准、改变资金用途以及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并纳入目标任务书考核。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安波.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公立医院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8(56):74-79.

[2]张映红.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研究与合理应对策略阐述[J].心理月刊,2018(12):103-104.

[3]肖劲龙,陈瑶,黄晓霞, 等.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的3D方法在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0(12):64-66.

[4]李春阳.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首席财务官,2020(4):63-64.

[5]谢琼.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应用管理机制创新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3):175-176.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情况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