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9-10 18:43马俊兰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科风险管理护理

马俊兰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形式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方法:实验对象选取我院外科护理人员,36名,实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形式)与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方式),每组均18名。另选取同期200例外科患者,每组均为100例,对比2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清洁消毒、服务态度、护理配合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病案缺失、配合不佳、护理错误、护理意外等风险事件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16.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并降低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患者数量较多,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纰漏,从而出现护理不良事件[1]。另外,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感欠缺,也会造成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使其护理工作质量较低[2]。本研究针对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方式予以分析,对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及作用予以评价。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验对象选取我院外科护理人员,36名,实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形式)与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方式),每组均18名。外科护理人员最小年龄20周岁,最大年龄50周岁,中位年龄(30.62±5.16)周岁。工作时间最短1年,最长19年,中位工作时间(8.67±3.52)年。另于选取外科患者200例,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00例。2组护理人员年龄、工作时间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外科工作经验超过1年;(2)了解本研究内容的患者。排除标准:(1)生存期限<3个月的患者;(2)认知能力障碍的患者[3]。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主要包括:

1.2.1入院评估

普外科在收入临床治疗的患者后,护理人员应跟随主治医师共同为其展开病情评估,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情况较为危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24小时实施患者监护,避免由于监护不到位,导致患者出现意外情况。

1.2.2心理評估

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临床中大部分科室中护患纠纷产生原因均为沟通不畅所致,因此,在外科护理管理阶段,需针对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能力予以完善。一方面,外科患者病情危重,且疾病发展速度较快,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发生不良情绪,因此发生护患纠纷的比例高于其他科室[4]。对此,护理人员需耐心、热情、周到地提供护理服务,并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治疗及护理相关内容,使其能够正确认知治疗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其次,外科患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高,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实告知,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风险防范

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明确风险防范护理的侧重点,主要针对中老年患者、危重患者以及手术患者,这些患者自我生活能力相对较差,并且疾病压力较大,所以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帮助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展开有效的健康宣教。针对行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病床旁放置床栏,为患者行动提供良好的支撑力,避免患者行动过程中出现跌倒或坠床等问题。针对病房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为患者准备防滑拖鞋,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滑倒的风险。

1.2.4风险护理培训

普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均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将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技巧、医疗法律等相关知识引入外科科室,给予护理人员针对性培训和教育,针对护理人员工作技能、突发事件处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多层面加以干预和培养,进而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水平。

1.3观察指标

将2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录入Excel电子表格之中,并予以对比分析。统计200例外科患者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病案缺失、配合不佳、护理错误、护理意外等。

1.4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护理安全主要是包括临床感染和导管脱落等问题;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值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护理服务质量更好。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36名外科护理人员与200例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技能、清洁消毒、服务态度、护理配合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表示。2组患者病案缺失、配合不佳、护理错误、护理意外等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外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外科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数据(见表1),实验组护理技能、清洁消毒、服务态度、护理配合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2.2外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外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见表2),实验组病案缺失、配合不佳、护理错误、护理意外等风险事件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16.00%),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整体工作难度也较大。如果他们在工作中不注意,就会发生护理安全事故。这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情节严重,还会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指导护士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避免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既能规避潜在的风险,又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案。首先,根据医院的情况制定管理制度,保证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可行性。二是组建护理队伍,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其次是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疑释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最后,加强病房管理,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洁,从源头上避免感染风险。同时,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清洁的医院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治愈。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安全事故风险率明显比参照组低,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于外科护理管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琳娜,耿香莹,郭欣, 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90.

[2]张萍.人性化管理联合风险预估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事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4):61-63.

[3]郭蕊.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方式及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6-7.

[4]]王宏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35-3037.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  江苏兴化  225721

猜你喜欢
外科风险管理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