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09-10 07:22黄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黄璇

摘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但是,许多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许多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消极情绪。 如果这种消极情绪带入未来的工作中,将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国家的未来。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改进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社会和市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社会对孩子的关注也加强了外界对幼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将成为幼师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也随之成为关注重点。

一、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课程。 通过上课不仅可以解决自己内心的迷茫,还可以有效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在不断学习中改善自己的人格。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心理教育理念的影响,组建了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比较专业的指导老师,但在进行心理教育时,许多大学仍然把教育重点放在心理问题严重、有消极情绪的学生上,忽视了对所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是比较繁琐的专业,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手工、音乐及各种技能需要熟练、时间少、任务过重的课程安排和要求,致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内容没有目的性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区别。 学前教育专业是女生多、男生极少的专业,受男女性别关系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大多存在人际关系障碍,如何在专业中与数量庞大的女生交往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女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强迫症,对事物要求很严格。 但是,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没有目的性,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注入式教学,教学大纲由于传统的一些板块反复利用,教学效果较差。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一)创设积极良好校园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课堂教育的各个角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达到育人的功能。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爱护校园里的草一木,将校园里的凉亭、墙面都设计成不同的美感,通过无声的信息传播积极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校园里享受环境带来的快乐,更能放松身心,调节压力 其次,营造简单愉快的课堂环境。 教师必须善于以学生为教书育人之本,挖掘学生的优势,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 例如,教学活动的设计、完美的舞蹈完成、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学生赞扬,给予学生认可的感觉,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2)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学前教育专业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变化,以情感为载体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力,并且通过积极探索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和 学生必须加强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成长,为了在技能练习中得到满足,必须发泄负面情緒或有效地排除故障。 学生经常处于愉快的学习状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消极的思想,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注意心理学理论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和班级氛围,让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 教师可以在班上建立微信群和QQ群,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亲自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真正为学生解忧。 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大力开展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具有亲和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启发和指导学生自主接受心理援助和服务。 教师也要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积极提高自身心理学修养,重视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和推广。 教师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讲座,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律意识,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交流中视学生为平等主体,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互联网的意识,在日常学习中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为学生正确安排网络和学习的位置,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 教师要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创造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德育

为了使传统德育只重视说教、实效性差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首先,由于学前教育学生的特点,他们擅长唱歌跳舞,擅长写作和绘画,走在时尚的前面。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认可。 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希望有足够的机会和场面来表达自己。 这种热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业余时间,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时间释放,得到更多的课外追求和心理满足,这也是我们实施德育教育和德育的好机会 因此,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实现自己的能力和社会价值,感受自己的成功和荣誉,觉得自己对社会有用,更激发自己的进取精神,激发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使命感。

结束语

总之,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心理现状、职业定位、学校实际情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以预防和控制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方法,解决学前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J].知识文库,2020(22):13-14.

[2]秦慧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124-125.

[3]冯君洪.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才智,2018(29):95-96.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547000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