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2021-09-10 07:22杨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劳动岗位课程

杨琴

摘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是对时代新要求、育人新挑战的重大回应。如何贯彻、落实好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这个重大任务?回答好这个重大命题,既需要专家学者的专业思考,也需要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反思,需要从全球视野寻求共性和借鉴。

关键词:劳动教育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不仅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而且对设立劳动教育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开辟校内“梦田”实践基地

学校开辟的“梦田农场”,将孩子们与土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样繁华的城市中,东小学子有机会借由它了解在什么样的节气里,就生长什么样的植物瓜果,了解我们的祖先们会做些什么样的农事。生活就是要增添一些贴近自然的东西,才能让孩子们更了解生活、融入生活!每年春季,我校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都会展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农耕”。学生们拿起长长的锄头在农田里劳动,从对农具的好奇,到中途感受到锄地、插秧、播种的不容易。孩子们亲身体验,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孕育着一个小小的生命。经历了播种的辛苦,才能期待收获的幸福。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1.班级轮岗,培养劳动责任意识。在早中晚间劳动中,我校为学生设立轮流劳动岗位,包括扫地、整理课桌椅、照料绿植、整理特色“书吧”……维护班级区域卫生及公共区域卫生等数项劳动岗位。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先整理自己的课桌,接着按照自己的劳动岗位主动进行劳动。如“灯长”关灯;“图书管理员”整理教室图书角图书;“植物管理员”侍弄花草……整个教学楼在劳动的音乐中“热闹非凡”又“井然有序”。同时,学生心中已形成劳动岗位考核体系,定期对完成情况良好的班级和年级进行表彰。通过精细的劳动定岗和不断完善的考核制度,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惜岗位,让学生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的同时,也懂得了劳动的责任,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劳动光荣感、奋斗幸福感。

2.家校协同,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家校协同育人在这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成效。为此,东方小学长期以来在《家庭劳动教育手册》中专设“劳动”一栏,将劳动教育落在实处。通过《劳动教育手册》“劳动”一栏的每天反馈,指导并督促孩子在家中的勞动,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都拥有自己的劳动岗位。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熟练、笨拙,到现在能够主动在家里承担劳动任务,养成劳动习惯,能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主动分担家务,学会与家人合作劳动。长期积累下来,东小学子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而且感知到劳动的乐趣,人人争做父母“好帮手”。

3.社区协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社区小组活动使孩子们在公益劳动中受到教育,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和认知社会。学校还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如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等形式,提高家长重视劳动教育的意识。通过社区小组活动的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社区学校联动开展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的收获转化成劳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社区小组的活动,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在劳动中成长。

三、课程为主体,活动为载体

1.第一平台是课程。我校各年级梦想教室主题课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了不同主题、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每一主题课程中均体现劳动教育,按年级、年段分类设计。

小学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例如,二年级梦想教室课程就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让孩子们既能在课程中了解每个节气的时间、物候现象、节气习俗和农事活动等,又能通过课堂动手实践。

小学中高年级则主要围绕“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的内容来开展。例如,三年级的农耕与环保课程,老师们将劳动与传统文化、生活常识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落叶、豆子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通过饺子、腊肉了解中国美食文化;五年级的财商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财游戏活动中学有所“德”,进而在追求财务自由和人生幸福的道路上真有所“得”。财商课程教会孩子们适应社会的用钱、理财知识,让他们明白财富代表的不仅是一串具体的数字、购买的乐趣,更是智慧与行动力的体现。通过付出去感受收获的幸福,更在财商知识中追求为人之道、树立廉洁意识。

除了在专设的劳动课上学生通过劳作感知实践与付出带来的别样快乐外,我们还重视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1)用好教学素材,渗透劳动意识;(2)注重劳动与学科的结合,体会学科中的劳动价值;(3)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体验参与劳动的乐趣。

2.第二平台是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我们的班、队会课程中设计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结合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劳动的观察、实践、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分享、讨论、思考劳动带给我们的影响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一直将“爱劳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坚持因地制宜,经过不断实践,注重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从而提升育人的实效性。“无处不在”的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

2.教育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2010.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11.

4.《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三版.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校 638550

猜你喜欢
劳动岗位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