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10 07:02李奋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李奋贤

摘要:为了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体验感因为教学方法的调整而得到有效提升,教法调整应当注意几个重要原则的应用。原则一是“以生为本”,也就是应当在体验式教学中,将学生视为体验过程主体,使其全面、主动地投入到体验环节与过程中来,教师则用丰富情境配合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原则二是“亲自实践”,体验感提升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对事物进行感知和理解,教师应当合理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德育教育也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教育工作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重视程度低,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容易被社会不良信息所影响,形成扭曲的三观等,不利于未来的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工作。

1核心素养概念诠释

教师应该抓紧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原因,人文底蕴是对文化的理解与欣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能促发他写出一篇篇优秀的作品;科学精神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批判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学会学习则是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学习知识,并且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健康生活是在珍惜生命的前提下热爱生活;责任担当是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然后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实践创新是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能够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时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本领。

2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属于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没有正确建立良好的认知,并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便会严重削弱学习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内部的基础情况,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基础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分为三大内容,分别是文化、自主、社会参与。在培养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文化教育效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胜任未来的社会参与活动,达到良好的培育目标。通过重视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避免他们出现行为偏差,达到优秀的教學效果。

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

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已经萌芽并且有所发展,但是其个人能力有限,这样的矛盾之下,学生较为叛逆,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比较强硬的手段逼迫学生学习的话会适得其反。介于上述情况,首先,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使其自主意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用心理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注意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学生相处,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学生内心动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改正不足。这样处理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配合默契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合作学习

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正确,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和课程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应该利用好网络资源,寻找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3参与体验——让学生改善思维

教师参与到学生体验过程中来,和学生一道接受体验内容的洗礼,将对学生思维能力改善起到巨大帮助作用。实践操作中,参与体验的形式一般为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在体验中的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变化给予关注,并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做出即时性、动态化评价,这将对学生的自信心提振与思维能力改善起到良好效果[4]。笔者认为,以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参与体验。

3.4以学科核心素养来提升价值引领

初中政治只有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来提升学生的价值追求,提升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政治课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政治教师要通过初三政治复习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渗透,在学生重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品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方面获得提升,才能使复习教学超越日常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识。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兴起,学生德育工作走进大众视野,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多年积弊非一日能改,想要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率,还须走很长的路。首先要从根本的思想上解决问题,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树立起要学好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其次要从表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让学生拥有想学好道德与法治的心理。最后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中使教师与学生看到学好该课程的成果。走完这三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沈捷.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名师在线,2018(36):54-55.

[2]唐培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4):37-38.

[3]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52-53.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学校 72140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