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9-10 07:02张璐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巡查小班化音乐

张璐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体现了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其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及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提供最适当的教育。在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小学教师应该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使小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通过教学巡查,可以有效的发挥小班化教学教师的支持作用,小学音乐课堂过程巡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处在自主学习或者自主活动时,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思考结果、聆听学生思考的过程、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收集典型方法的教学行为。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是否重视过程巡查,教师能否采取有效巡查措施,教师是否会根据巡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小学音乐课堂过程巡查中的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音乐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音乐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特定的游戏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音乐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展开学习活动。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未重视课堂过程巡查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一)重形式轻实效

在次调研活动中,其中有四节课13个巡查环节,有两个环节教师只是在学生中间行走,并未真正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占总巡查时间的15.3%。通过课后与教师交流得知,因为公开课教学时有情绪紧张,教师利用巡查时间思考如何完成下一个教学流程。平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巡查作用不大,很多情况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推断,因此出现学生练习,教师游荡的场面。

(二)未围绕目标巡查

根据调查,4节课13个巡查场景中,以对话交流方式辅导学生的只占30%,一个巡查环节中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均只有1到2名,约占班级人数4%,辅导收益学生数量少。而在70%的巡查环节中,教师并未关注到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没有利用巡查时机,当场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导致了后续教学中,学困生无法跟上学习步伐。

二、通过巡查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面对的学生却是复杂多变的,有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通过课间巡查去了解学生真实、鲜活的变化,敏锐地找到学生现实的知识起点,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

(一)发现障碍,降低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不符的情况。课前教学设计时由于高估了学生的起点,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产生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根据变化,及时降低目标。

(二)寻找典型 ,直达目标

当教师创设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时,有时学生呈现出的答案是五彩缤纷的,它们或是角度不同、或是内容不一、或是数量不等。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巡查去收集一些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信息,摈弃一些与目标达成无关的信息。抓住典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知识的本质特征,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通过巡查调节教学节奏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调节教学节奏。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地思考。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盲点”如果积聚多了,未能及时疏通、挑明,未解决的知识难点就越来越多,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越来越缺乏信心,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必须用音乐资源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错例,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三、通过巡查调整教学方式

每个教师都希望预设的教学方式是最适合学生需求的,但实际操作中常常会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巡查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

在课堂教学预设时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过高,导致在教学设计时教学手段过于简单、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学习进程受阻,学习效果欠佳。教师在教学巡查时要及时观察思考学生习题过慢、学习气氛沉闷等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丰富教学手段,化解认知难点,通过小步骤、多梯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优化。例如,通过“小合唱”演绎“大合唱”的方式来组织课堂,即学生根据各自特点组合成若干小合唱团,独立演唱全曲,“觀众”队员要认真观看“台上”队员的表演,表演完毕后,大家一起做深刻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运用“合唱接龙”的游戏,即将一首合唱曲分成若干段落,请若干组同学进行表演,一个段落由一组学生来唱。教师可以从整首合唱曲中,每个小组演唱的声音、和谐、表情等方面来对学生对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进行评价,供学生借鉴。通过小小合唱团的上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合作能力。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摩优质资源,借鉴优秀经验。思索名师怎样发挥情感的迁移效应,关注教师链接师生情感的方式方法,揣摩名师的教学理念。重视体现“教师是信息源”的课堂,反应的是知识为本的理念;突出“教与学融合”的课堂,展示的是师生互动的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课堂,突出的是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课堂学习活动的结构,学习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艺术。只有凝听亲历、真切感受才能对教学做到精到入微、鞭辟入里的理解,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最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段吉峰.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08):225-226.

[2]丁飞.亮丽“每一个”,幸福“唱起来”——基于小班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策略谈[J].读写算,2020(08):202.

[3]周玲.关于合作的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研究[J].科普童话,2019(46):40.

[4]王媛媛.论小学音乐歌唱课中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性[J].启迪与智慧(中),2019(11):82-83.

浙江省义乌市江湾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猜你喜欢
巡查小班化音乐
小班化的“化”
音乐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