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育人教书

2021-09-10 07:02古志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育

古志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理念逐步也从“教书育人”向“育人教书”转变。“育人教书”,就是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转换(这里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发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一、育人教书——换一个角度看待学生

教师的职业崇高而神圣,肩负着“育人”和“教书”的双重责任。在“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下要转变传统观念,换个角度看待学生,用专业的思维,从积极的理性角度,对学生实施“阳光工程”,尤其对问题学生,更要“爱”字当头,和风细雨。在转变时,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意看待其过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学生转化。

二、育人教书——爱心唤醒学生的自尊

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和激励。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透过交流到达心与心的沟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是捕捉和创造教育时机。比如:给學生一个帮助老师的机会,把他从困窘中解脱出来,由被动变为主动,引导他反省自身缺点;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缓解紧张气氛,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关系;可以用行动告诉学生:一个有毅力的人,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没有毅力的人,只能变可能为不可能,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潜在的转化力量,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尤其在面对教学僵局时,要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上,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和赞扬的行为,以健全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以达到“无声胜有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主动转变。

三、育人教书——关爱点燃学生的心灯

教师的职业曾被喻为春蚕和蜡烛。从这种观点看,教师的教育行为,实际上是点燃学生的心灯,促使学生走出懵懂,沿着老师的引领实现自我知识积累、行为修正和心理完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重视学风、纪律、习惯、道德、审美、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工作,用事例现身说法,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面对具体问题,要采取有效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从中体察人情、体味友情,形成美好的心灵。但要避免直接批评和空洞说教,从解决主要矛盾入手,使学生认识自身不足,获得转变的勇气,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实现转变。当然,要利用有利因素,营造教育氛围,使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成为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发挥辐射作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育人教书——呵护学生的自尊

美国哲学家爱黑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懂得赏识学生,尤其要善待学生的差错,对问题学生更要多看一眼、高看一眼,改变以往批评为主的做法,放下师道尊严,注重呵护学生的自信,开展“微笑服务”,改变过于严肃的教育环境,切忌挖苦、讽刺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开展创设教育契机,开展以同学讨论、赠言为主的活动,用充满期待的语言,感化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受到启迪,能发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积极参与,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在开展课外小组活动时,可以把策划设计、组织排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感受主人翁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挥潜能,积极上进,从而创建好学上进的班集体。

五、育人教书——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件中,敏锐捕捉教育的良机,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对他们充满热爱和关怀。在班级管理中,把思想教育作为重点,注重榜样的树立,充分利用舆论导向,加强即时性评价,把握学生思想脉搏,进行有意识地熏陶和感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敬佩、认同的心理情绪。同时,要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懂得眼神、动作和话语等都可能造成学生进步或情绪消沉。因而,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用新方法、新观点、新思维、新眼光对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机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平台。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变体化,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师爱的力量。教师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师,要多观察、勤思考、善借鉴,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促使自己素质的全面提高,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励学生人格醒悟、品质优良,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终极目标。

六、育人教书——表扬出来的好学生

实践证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要利用好评语的特殊功能,引领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辩证地评价学生,要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做到既指出缺点和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更能避免偏颇和千人一面。写评语,要扬长避短,考虑全面,切忌片面和随意,力争语言准确、恰当,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通过充满期待、倾注师情、饱含爱心、突出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找回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评价时一般先由学生自评,了解自身的“闪光点”,然后小组评议,互提优点,最后从学科、班级角度出发,写出综合评语,指明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诚挚提出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感召,从而形成学习风气浓郁、纪律状况良好的班集体。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中学 514445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教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教书生涯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是放马的
秀才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