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2021-09-10 09:43蔡信莲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摘要:19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并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以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居住环境为研究的突破点,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筑面貌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使农村布局更加合理,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前言

乡村振兴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启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設规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本篇文章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了研究,致力于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1.规划思路概述

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都是关乎到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建设的重点方面,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根本上入手,做好规划和引领,稳定有效的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全面化振兴。

乡村振兴早已经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规划以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部分,建设发展产业旺以及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是农村人居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的关键所在[1]。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在硬件方面,将乡村往美与便捷的方向上建设,在软件方面,将乡村往高质量的方向进行建设,努力突出乡村发展特色,建设新时代下的新型乡村。

2.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措施

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策略来说,应当朝着全面以及长远的目标发展。乡村振兴应当有效地结合乡村目前的衰败现实问题进行回应,解决当下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2.1生态环境:乡村内部生态及配套最大化普及

生态环境是乡村兴旺发展离不开的重要因素,也是凸显乡村“生态宜居”的体现。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尊重乡村的原有肌理,保留乡村特有格局和村貌,展现乡村所独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做到最小化干预目的[2]。

村庄内部应当将公共化绿地和设施配套进行有效的结合,合理的利用宽敞的空间以及闲置场地,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增绿提质”,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文明的乡风乡俗。

大力整治乡村脏乱差的现状,合理规划垃圾收集清运路线;进一步完善供水管道系统,保障村民用水安全;实施农村厕所改革;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雨水收排分流设施;协调道路交通;进一步整治乡村水环境。

2.2乡村建设:打造差异化的建筑风貌

在对乡村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适当保留乡村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原有建筑体系和风格的基础之上进行再次建设,使乡村建设的差异化能够进一步凸显,从而传承村庄的传统风貌。由于大部分乡村传统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并且一般以砖木以及石结构建筑为主,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以原貌恢复为主。另外,在增添现代建筑元素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适当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还要便于建设施工[3]。使用符合乡村当地建设的建筑材料进行恢复,拆除简易房以及危房,营造良好的乡村建筑风貌。

2.3乡村经济:推动农业精品化、乡村旅游建设

针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应当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打造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产业兴旺的目的。首先应当增强规模化以及专业化、品牌化产品的打造,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另外,应当规模化发展乡村农业品牌,例如养殖业以及畜牧业、农林果业等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2.4社会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通常来说,大多数乡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保留独有的文化传统,而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适当保留优良的文化传统,从而使乡村保持其独有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例如可与乡村建筑以及民俗活动等进行深入的融合和建设,展现地域特色,突出乡村风貌。

美丽乡村建设和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有效地引导村民参与到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去,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

3.城乡规划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离不开城乡规划,而此项工程具有综合性以及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的特征,因此,在统筹规划的过程当中,应当基于更加广阔的视角,以更加全面化的角度进行乡村建设。

3.1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

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进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使其能够充分的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全域土地整治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布局。在对乡村进行初步建设和规划之后,应当保持长期的追踪服务,选派对乡村建设事业有着极高热情的设计人员进行长期稳定的对接,从而使乡村规划建设能够更加具有实用性、价值性[4]。

3.2有效的铸造农村综合体,以城市支援农村

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是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经济水平。而乡村的产业发展,不仅仅只包含农业,还应当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发展多样化的新型产业以及新型业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

发展乡村综合体,应当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各类特色产业。首先应当对农业用地进行良好的保护,有效的增强农村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以及特色田园风光,维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有效地引导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去保障农民受益,实现农民群体收入的稳步持续增长。农村综合体也是三产融合体以及城乡复合体,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地保障农民在家便可获取收入,从而实现本区域内多元化发展,且受益的目的。

3.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进一步增强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才能够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关注农村在道路交通以及居民饮水、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基础公共服务领域的發展,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的诉求,有效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康生活的全面实现,帮助农村地区改善人居环境,稳步且有效地推进美丽宜居健康的乡村建设。

3.4增强农村基层管理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农民自身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因此,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有效地引导农民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通过有效的方式,使农民能够产生学习的意识,改变原有的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对农村宗法关系的固有认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传统的社会关系以及组织结构,增强农民对于新时代以及新事物的认知,从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5]。

另外,对基层进行科学化的治理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部分。为了实现农村基层的科学化治理目的,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对乡村的治理工作体系和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建立合理的调节机制有效的化解乡村的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建设文明乡村、平安乡村、健康乡村。

4.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统筹规划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而实现乡村全面化发展的目的。国家应当重视乡村的发展,建设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美丽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规划和设计,激发乡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实现乡村精准扶贫、建设共享惠民的乡村设施体系。乡村建设应当基于广大农民美好生活的意愿为主,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直接、最根本、最美好的动力所在,是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本源。

参考文献

[1]郭杰.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规划[J].中国房地产业,2019,(033):54-54.

[2]张卫亮,郭玥,李博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模式探索与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8-8.

[3]婷婷李.关于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建筑技术研究,2020,3(4)96-96.

[4]史洪杰.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华建设,2019(10):2-2.

[5]樊彭.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9,No.562(01):113-114.

作者简介:蔡信莲(1971.06—);女,汉族,河南固始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测绘。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以农民为主体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与模式分析
浅析林业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