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作品对我国作品创作主题影响

2021-09-10 10:18田颖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村上春树影响

摘要:“村上春树”一词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一种文化符号,其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其作为日本最具世界性影响的作家之一,作品畅销世界。基于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作品艺术魅力等因素影响下,对中国大陆众多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本文主要以个人视角探究村上春树作品对我国作品创作主题影响。

关键词:村上春树;作品创作;主题选择;影响

引言:

在人类文学史上,众多文学创作者的创作主题都离不来爱情、孤独、死亡,这些主题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学永恒的话题。由于受到树上春树的作品影响,我国很多新生代创作者也在自身创作主题选择中,融合了进了这些主题,与此同时,在描写方式上也有所借鉴,在此基础上,这些创作者也保留了自己的风格。

一、树上春树作品主题风格

根据树上春树文学创作经历看,从其三十岁开始创作起,直到今天,树上春树已经在文坛活跃了30多年,其作品创作主题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创作形式也较为多样,如小说、游记、随笔、评论等。分析树上春树众多作品,不难发现,其小说是最具影响力,也深受中国文学创作者青睐。比如《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去中国的小船》、《神的孩子全舞蹈》、《再袭面包店》等等。树上春树不同时期经历不同,其作品体现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爱情、婚姻、死亡、孤独等,在这些主题背后,也流露出了树上春树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体会。而这些主题也影响了中国大陆众多文学创作者。

二、忧郁的爱情

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一想法可能也是村上先生创作《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见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自身的想法,并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女孩。从村上先生文中所写内容看,其本质应当归属于一段令人心痛的爱情故事。“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被对方需求......”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但就此错过,已然成为一种遗憾。对于现代都市男女来说,爱情充满了凄美、忧郁,也让人非常迷茫,在嘈杂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浪漫寓言。此外,村上先生笔下的爱情,多数都充满了困顿和失落,如“迷宫般的城市,总有种莫名的寂寞。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各种关于追寻的巧合和错过,编织着都市情感的忧郁和柔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挪威的森林》,作为一部长篇青春恋爱小说,故事主要讲的就是,面对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主人工纠结其中,并由此开启了自我成长之路。整部小说的恋爱从未成功过,也并未快乐,甚至部分恋爱是一其中一方的死亡而总结。《挪威的森林》的主线就是围绕渡边与直子、绿子之间纠结恋爱展开,细节之处充满了困惑。与此同时,故事中玲子、永泽、初美等人物,更是一直在爱情的道路上徘徊、迷惘,寻找出路。

三、死亡

从村上先生的众多作品看,很多都涉及到了死亡,这一创作主题似乎成为了其作品表达情绪,突出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因为写了太多的死亡,使得其作品整体上充斥着一种阴郁、幽暗之感,这一点在其众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寻羊冒险记》中,树上春树在开篇便以死去少女开启故事。而在《舞!舞!舞!》中,很多人物最终都是以死亡而结束,如五反田、狄克、素不相识的21岁少女。此外,在《挪威的森林》中,树上春树也充分发挥了“死亡”产生的情感氛围作用,如木月的死、直子以及直子姐姐的死,还有初美等人物,都未能以美好结局,纵观《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不难发现,自始至终都一直处于死亡的阴霾气息中,但树上春树所写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去,而是体现的是作为人的另一中存在方式。

由于受到樹上春树死亡主题作品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众多新生代文学创作者,以描写死亡为其创作主题。比如安妮在《蔷薇岛屿》中所述,开篇便说明了该书是本关于旅行、爱和生死有关的内容,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这些命题永无止境。通过阅读安妮的作品,同样可以感受到死亡与爱情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安妮创作思想中,爱情往往是导致死亡的“杀手”,也正因为此,才使得安妮作品中的人物,最终都以死亡宣告结束。例如,《七月与安生》中,安生的死,所表达的正是一种通过死亡来平息充满困境的人生。此外,还有《告别薇安》中的乔、《烟火夜》中的绢生,还有《七年》、《电梯事件》等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以死亡为结局。这样看,安妮与树上春树在死亡的认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相似,安妮也是通过死亡的方式,证明了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四、孤独与虚无情绪

在村上春树众多作品中,孤独是连接这些作品的共同体,几乎所有的作品,主人公都伴随孤独感,比如《且听风吟》中的“我”,《挪威森林》中的渡边、绿子,还有《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主人公卡夫卡,这些人物都被孤独围绕,这也不难看出,村上春树已经将“孤独”注入了其小说人物创作中,如同一种灵魂存在。

不仅如此,纵观其作品,逃避现实也塑造人物又一特性,村上春树笔下的人物,都是无法与现实社会和谐相处的。例如,在《一九七三年弹子球》中“我”。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都市白领主人公,虽然生活富足,但是无法融入现实生活,内心充满逃避,经历的一些事。小说中的“我”非常喜爱他人讲述故乡故事,也是借此表达自己情感的纠结,不敢面对现实的情感。此种强烈的恋旧情结,所体现的正是不想融入现实生活而选择逃避的性格,这类人只有回到过去,才可以在心灵深处得到慰藉。在村上春树笔下,将这种孤独感进行了扩大化表达,通过细腻额描写,引发读者的联想、共鸣,而此种孤独和虚无的情愫的描写,在我国创作者的作品中也显露无疑。

参考文献:

[1]陈佳慧. 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现象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2019,12(12):120-121.

[2]牛梦鸽. 村上春树文学的"中国"情结[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56(014):273-276.

[3]李艺琳. 关于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2019,023(002):135-136.

作者简介:田颖(1985.02),女 土家族 贵州印江人,讲师,硕士,从事汉语言文学、普通话教育研究 。

猜你喜欢
村上春树影响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村上春树:相信爱情, 这是一种勇气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或许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