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N市厨余垃圾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1-09-10 10:18金琳璐郑友凯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现状分析

金琳璐 郑友凯

摘要:N市从2013年开始以世行项目为契机,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整体推进,建立“四分法”体系。在这之后,2019年10月1日起,《N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了,这标志着N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将迈入“硬约束”时代。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主要对N市厨余垃圾的处理展开调查,分析其分类情况,并提出适当建议,以实现厨余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性运作。

关键词: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治理;现状分析

一、N市厨余垃圾处理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社会经济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垃圾制造大国。其一是垃圾生成量日益增加,其二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粗放式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设施愈发无力,垃圾分类的收运能力和处理能力都迟缓于垃圾的增长规模。

现阶段,如何突破“垃圾围城”的窘境,怎样走出“垃圾围村”的现状,其核心环节就是垃圾分类,这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方法。近年来,N市在厨余垃圾处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厨余垃圾在分类处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二、N市厨余垃圾所存在的问题

(一)厨余垃圾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一是政府监督不到位,制度保障存在缺陷。虽然N市就厨余垃圾分类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条例,但城市垃圾分类的治理相关经验远远不足,相对缺乏。还有已出台的管理法规条例,执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

随着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新鲜度、保质期都异常敏感,加之餐饮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导致N市的厨余垃圾剧增,也出现了垃圾堆放点清运不及时,垃圾桶垃圾外溢,四周污水横流的现象,而且厨余垃圾的来源多为家庭、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可实施的措施不足、政府监督力度不够、过于依赖集中处理的情况。简单来说,大部分的家庭户规模小,每天生产的厨余垃圾量不多,但是家庭户数量偏多,所以要做好源头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并不是很容易。对于厨余垃圾的后期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厨余垃圾是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和有机营养成分,但如何利用好这些厨余垃圾有机质成为难题,需要技术去研究。

(三)宣传手段方式有待创新改进

现阶段,大部分人虽然知道垃圾分类有好处,但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不到每种垃圾分类都处理得当。主要是由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能力不足,导致不懂得该如何区分,為了方便,还是习惯垃圾混装各种生活垃圾混扔,在处理方式上也是比较简单粗暴。尤其是一些独居老年人或者文化水平低下的中年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足、标准模糊,导致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严重,垃圾数量从源头上开始增加。

三、N市厨余垃圾的建议对策

(一)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快完善厨余垃圾管理体系

针对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建议N市统一采取合适的处理监督机制和相关技术指导,可以通过对使用这一模式的所有街道社区进行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的专业化技术指导,安排定期对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监督和后期随访,随后对其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采集收纳、提出适当的建议和对策,既能使垃圾处理模式得到了优化改良,也能在技术领域有所提升和突破和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

(二)社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强化收运和末端处理能力

利用社区大数据等高端技术应用,强化厨余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的控制,通过优化分类处理的流程,不断提高整个过程的便捷化、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真正实现智慧垃圾分类,真正实现从源头上改善,合理利用厨余垃圾有机质资源。社区内责任人应当做好宣传、指导等工作,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针对那些不遵守垃圾分类的个人和单位,以便广大居民尽快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在实行厨余垃圾再利用的计划认定制度中,审核具备符合条件和相应能力的协助企业单位进行社区登记,让合适的企业单位在严格规范的市场基础上,保持畅通的社会资本活跃度和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的处置机制。

(三)个人:注重宣传教育学习,全面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

提倡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妇女组织带头作用,房东管房客连带作用,使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垃圾分类活动中,特别是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应该自觉做好垃圾分类。

采取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争取做到垃圾分类天天讲,垃圾分类话题热度不减退。使居民能够体会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告知广大居民垃圾分类后的结果,增加其在垃圾分类精神上的成就感。在厨余垃圾分类的相关宣讲教育中,结合不同年龄段制定不同的宣讲方式。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确立端正的环保意识,熟悉掌握正确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四、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N市厨余分类处理的现状,以及处理所面临的窘境,从政府、社区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做好垃圾分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完善制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处理能力和培养分类习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N市定能实现厨余垃圾的合理化、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处理,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常燕青,蔡静晶,常中龙,于强,李月中,吴海锁.谈国内外典型城市垃圾分类现状[J].山西建筑,2021,47(13):1-3.

[2]赵意茹,陈泰企,张雪平.南京市垃圾分类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5):163-164.

[3]谢海波.宁波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查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11):34-36.

[4]陈冰.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案例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20(10):24-28.

作者简介:

金琳璐(1999--),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宁波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校大三学生,研究方向:垃圾分类。

郑友凯(1999--),男,汉族,浙江台州人,宁波财经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校大三学生,研究方向:智能分类垃圾桶。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基于单片机技术的自降解厨余垃圾桶研发》;项目编号:2021R427012。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现状分析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刍议校园垃圾分类与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