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在数字化台区精益运营中的应用

2021-09-10 10:18李慧娟郭璇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智能终端数字化

李慧娟 郭璇

摘要:随着电网数字化的深入开展,配电网在设备、应用等多个层级都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其中,台区是供电网络的最小单元,是直面客户的供电环节,因此其运营管理优劣,对电网整体的运行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数据被高效利用,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台区数字化的研究应用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终端;数字化;台区精益

1 引言

数字化是一个利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构建与现实业务的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模型,优化再造现实业务,对现有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的过程。其中,与信息化的区别在于核心的不同。智能化是数字应用发展的深水区,目标是让各类业务执行由机器自动进行。

2 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电网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在台区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仍参差不齐,局部地区仍时有出现变压器重过载现象。台区档案管理及线损问题仍然突出。电能质量问题治理也不尽理想。这些都制约着台区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其中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档案治理、故障预警以及线损治理等方面。

在档案治理方面,主要存在“户-变”关系不准确、拓扑生成难度大、档案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档案治理过程出现“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情况,亟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檔案治理的准确度和效率。

在故障预警方面,受技术条件的局限,大量设备处于“盲管”状态。一是无法实时获取设备状态信息,二是故障及原因的分析速率无法突破瓶颈,三是不能及时预警相关维护人员。这导致设备常处于被动抢修状态,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

在线损治理方面,目前线损数据主要来自售电量、供电量、关口表、台区总表、户表等。线损统计需基于多套系统数据关联,无法覆盖台区分支线路。线损统计周期一般为T+1,无法实现T+0的统计分析。

3 解决方法

主要解决方法是在台区部署智能终端并配套相应的软件应用解决台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此类智能终端是一种具备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支持DL/T645、698、104等协议解析,并提供可编程定制、远程升级等功能。借助智能终端对台区进行监测,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构建实时感知、数据分析、趋势预测及调节控制等能力,支撑台区拓扑识别、停电智能研判、实时线损分析、三相不平衡监测等应用服务,根据相应判定规则,快速识别出问题台区。针对问题台区通过选配智能断路器、SVG、换相开关等设备(结合具体原因,如低电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要增容或改线,纳入大修改造计划进行治理),开展台区治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投资经济、实施便捷、成效显著的目标。

4 应用场景

4.1 台账管理

为解决台区“变-户”关系不一致问题,可通过智能终端定时从营销/用采等业务系统获取原始“变-户”关系档案,同时与终端从台区侧监测到的现场“变-户”关系数据进行比对,识别出异常数据。后台将异常数据派发给对应移动应用端,台区经理即可通过手持设备实时获取问题数据并展开排查,将正确关系数据填入系统上报审核。审核通过后,数据将经过相关审核环节,同步更新相关业务系统。

4.2 故障研判

通过将测温装置采集的运行数据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传输,让后台系统可直接获取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当前温度数据和历史温度信息。在边缘侧进行计算并及时告警变压器风险情况,发送到移动应用端。台区经理和检修人员在手持终端及时查看到所属台区设备故障预警、设备定位等信息,从事后处理向事前排除转变,提升供电可靠性。

4.3 停电研判

通过智能终端监测智能断路器、智能电表的电流、开关状态、触点温度、电压、跳闸事件等信息,在边缘侧精准计算,分析研判,确定过载、漏电、短路等跳闸原因及停电影响范围,并将数据推送至移动端应用。检修人员在移动端接收到停电告警,及时进行停电主动抢修,同时自动发送短信告知受影响用户。台区经理可开展停电关怀,提供主动客户服务体验。

4.4 同期线损应用

针对存在高损、负损问题台区,通过部署智能终端,从云端获取总表每天24点电量信息。通过监测获取用户每天24点电量信息。结合台区拓扑,再利用边缘计算生成分时分相线损曲线和采集成功率曲线,进行关联分析,判断出档案异常、采集异常、漏电、窃电等疑似原因,反馈回云端,派单现场核查整改。

4.5 三相不平衡监测

通过智能终端采集配电变压器、智能断路器、智能电表的电压、电流等运行数据,计算评估三相不平衡严重程度,并进行溯源分析。并通向运行人员发送相关分析结果及调整策略,经确认后将治理策略推送给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控制换相开关、SVG等治理设备进行调节。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持续监测分析计算,直至三相调节至平衡状态。

结语:随着数字中国的建设不断深入,能源革命的演进方向则主要体现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电网数字化转型也成为电网技术转型的重点方向,并将着重于业务赋能,更重视与能源互联网建设、供电企业运营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不仅能够助力壮大新兴产业,还更加关注服务基层一线与民生一线的需求。本文在吸收我国电网近年来在配电网方面的新技术应用与研究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做法,以促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晓辉,刘鹏,季知祥,等.能源互联网共享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电力信息化,2020,018(001):46-53

[2]康鹏,郭伟,黄伟钢,乐健,毛涛.区域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及治理关键技术综述.电测与仪表,2020,57(24):6-17

[3]陈金木,张珂,周冲成,等.基于集抄系统的台区户变关系校核提升策略研究.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9,000(001):1-7

[4]洪景阳.浅谈配电网台区异常线损整治管理经验.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000(023):212

猜你喜欢
智能终端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微媒体研究现状综述
Wi—Fi环境下自助式点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究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