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分析

2021-09-10 10:18滕桂男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滕桂男

摘要:随着网络改造的不断深入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供电企业必须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投资购买信息采集设备和测量设备,以更好地反映网络实际运行情况,降低线损。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低压平台区用电高,线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阻碍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性能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了站区线损控制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有助于有效控制站区线损的建议。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分析

前言:近年来,电力采集系统发展迅速,促进了电力企业线损控制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低压平台区域耗电量大、台湾地区档案管理薄弱、人为因素等),线损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本文以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对站区线损控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进一步推进移动平臺区线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和线损系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涉及对用电用户相关信息的采集。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普及,可以通过同步采集和监控所有用户的用电量来实现实时性,从而大大缩小了过去人工统计的差距。线损是衡量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当今电力企业未来发展道路的优劣。此外,线损也是国家评估的重要经济指标。科学、规范、到位的线损管理可以帮助国家节约更多。线损管理的优化不仅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微观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宏观意义。

二、影响台区线损管理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问题

线损管理不善会产生测量误差,对线损的测量和分析有很大影响。这些问题一般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结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一些供电企业没有根据当地城市结构的调整对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适当的更改,这将导致信息采集系统不能覆盖相应的部分,使用完整的电气信息无法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平台面积需要调整,一些供电企业没有及时实施这些营销系统,这也会影响电力信息的准确性。

(二)站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正确

用户映射是站区线路异常损耗的原因。通常,由于人为错误,在该区域和平台电缆中,没有及时更新内容。除了难以检查与用户的关系外,还应以一些新工具变压器或变压器容量为准。如果信息在系统中没有及时更新,平台与用户的对应关系会偏离实际情况,影响平台区域线损统计。

(三)测量装置异常

一旦站区通过电表和站区内相应的用户电表,如果变压器发生故障,将影响仪表的精度,变压器接线错误将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确。这些问题将导致测量站的线损误差。另外,由于电度表的质量问题,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如光线、天气等)的影响,电度表的接口就会损坏。另外,站区窃电对线损的影响窃电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窃电的形式越来越多。窃电主要是通过随机拉电线或更换电表来实现的,窃电方式主要有失电法和失压法,窃电会对站区线路损耗造成很大偏差。

三、台区线损治理措施

(一)加强设备和计量技术管理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为电力设备制定相关的电力维护规程和标准,使相关电力维护人员能够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促进供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发展,保障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电气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对计量的管理。部分地区线损率高的原因包括测量设备老化和测量点位置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进一步改造测量设备,并结合当地城镇的实际结构合理选择测量点。最后,根据电网改造的实际进展,对电力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更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线损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用户终端仪表等基础工作尚未实施,相关线路问题等影响电力传输和消耗。因此,要降低线损率,首先要加强基础设置,减少不必要的线损率误差。此外,我们还要落实相应的责任制,员工有责任和义务检查和维护线路,以减少线路损耗。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除了落实责任人制度外,还需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制定合理的工作周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检查分析线损率,以便最及时地处理线损率问题。

(三)优化台区线损精细分析

现有记录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异常供电数据分析、异常线损诊断报告、站内线损统计、实时线损统计、线损点采集分析等,优化平台区线损精细分析,确保高效线损管理形成平台区,特别是加强对正常线损平台区的异常监测。按照区域管理模式,加强对平台区域异常情况的监控,快速准确定位数据异常用户,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加强增量用户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确保新增安装和转移行业的准确性,及时完成相应的仪器安装。特别是用户应加强对通信信号的控制,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外,对站台区域的线损,定期进行专项整改,重点检查异常站台区域。通过多种方式(如站台检测、线路巡检等)有针对性地对异常站台区域进行整改,以验证用户平台与现场的关系。

(四)提高用电采集系统的精度

为了提高线损测量的精度,有必要提高用电采集系统平台的精度,以保证电能的准确测量。除了收集电能外,除了分析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外,还需要在控制平台区域完成线损管理流程的标准化。首先,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用户仪器,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确保科学、准确、及时地控制站台区域的线损;二是定期统计区域线损和线损率变化情况,为站区实施线损管理提供参考。采取针对性对策,推进站区线损治理有序布局,最大限度降低站区线损率,提高能源企业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线损分析不仅要从电力角度进行分析和指导,还要从公众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指导,形成全社会的监督体系。当然,对于信息采集系统来说,虽然总体上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仍然有很多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调查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纠正相关偏差,达到降低线损。

参考文献

[1]王盟光、阴天乐、付钒、王振峰.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分析[J]. 电子测试,2020,No.451(22):66-67.

[2]徐轩,杨康,黄刚,等.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 化工管理,2016,000(033):77.

[3]张彩云.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23):444.

猜你喜欢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冶炼过程喷溅特征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的电量计量采集系统研究
用电信息采集在抄核收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应用
电能信息采集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合理应用
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