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膨胀空间消耗时空折叠能量波与物质的研究

2021-09-10 10:18曾鹏飞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能量物质研究

摘要:时空扭曲是由时间膨胀和空间之间的消耗产生的,因为发现空间会被黑洞折叠,并且会以能量波的方式放出来,在光速的情况下形成有质量的物质。

关键词:能量;物质;研究

一、空间中的能量是引起“空间弯曲”的物质基础。

空间“弯曲”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观点,是对空间性质的一个认识,并指出天体的质量越大,其周围的空间弯曲程度就越大。但是,其对引起空间“弯曲”的根本原因并未寻到根源。在天体周围,空间能量强度随距离的远近呈现出增强变化趋势,在星体表面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能量“凸透镜”现象,当远处的光线经过时,将会发挥“凸透镜”效应,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在量子级别上,量子周围的能量变化趋势与天体是相同的,却比天体的能量强度大许多,同样可以形成“凸透镜”效应。在物体的表面,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层类似放大镜的“薄膜”,这也是物质的能量外延形成的。物体表面能量形成的“薄膜”,还可以形成发射效应,例如,在较远处的公路表面上可以看到天空的倒影。引力只能引起光学的引力红移现象,不能影响光的直线传播。

所以,引起空间“弯曲”等光学现象的本质是空间中的能量。

二、能量是光和引力波的传播媒介。

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其中光的粒子性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引起空间中能量的震荡聚集而形成的。同时,这个过程也造成了其周围整个空间中能量的整体震荡,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波,即引力波。光子是空间能量的横波形成的粒子。光的色散现象就为光子之间形成的同频引力波斥力造成的。激光的色散非常弱,原因就为激光的光子很难形成近距离平行光子,也就是不能轻易形成光子之间的斥力效应。

三、空间能量波动是引力形成的根本原因。

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引起了空间能量的聚集与疏散,能量的聚集即为粒子性的实现。基本粒子的能量波动引起了外围空间能量的整体波动,形成量子级引力波,引力波是空间能量形成的纵波,纵波的波峰、波谷的存在是可以改变空间局部的能量强度,当同频率引力波相遇时会产生斥力效应,非同频引力波会产生引力效应。这有点像“同极相斥”的原理,也是同种粒子之间因同频能量波排斥而形成扩散的原因,超冷水不结冰也是这个原因。

当众多不同粒子在一起时很难形成能量波间的同频斥力效应,因此整体表现为能量波引力效应。对于天体来说,质量越大能量波的同频斥力效应越小,引力效应越大,对外形成万有引力。在宇宙中,纯净的氢气云是不能够形成恒星的,含有氢气越多且占比越大的行星体积也就会越大。

四、能量是引起光速不同的原因,能够形成速度膨胀效应。

光在能量强度不均衡的空间中运動,遵循能量守恒但不遵循动量守恒,当光射到高能量强度的空间中,相对光速将会降低,就如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是相同的。同样,物体在能量强度不均衡的空间中运动,同样会发生相对速度的增减,这就是能量形成的速度膨胀效应。

五、空间中的能量是造成时间相对性的根本,并且能形成尺缩效应。

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成立的基础。光速是长度和时间的比值,当光速发生相对变化时,长度和时间必须进行相对等比变化,相对论是正确的,这样也就简单证明了能量是造成时间膨胀效应和尺缩效应的根本原因。

六、能量具有流动性,表现为空间的膨胀效应。

恒星释放了质能,转变成为了空间中的自由能量,引起了能量的扩散,在宏观上推动了恒星与恒星之间,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远离,因此,空间得到了膨胀,即空间能量具有流动性,空间能量强度是趋向于平坦化的。

七、力是能量间的相互对抗行为。

能量之间的对抗可以统一力学中的所有力。能量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能量形式。所有的同种能量之间都可以形成力的效果。例如,可以使用空间能量与物质质能之间形成的对抗来解释时间膨胀效应。不同种能量形式之间很难轻易发生能量对抗行为,这样便会产生量子力学中的“超距”现象。

八、能量是质量的本源。

能量是质量的本源,这一点可以从质能方程中可以寻找到解答,也可以寻找例证。光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光子从低能量强度的空间,传播到高能量强度的空间时,光子的相对速度会降低,能量守恒下光子的相对质量将会升高,而升高的质量来源于空间中的能量。

同时,光子的粒子性变强,波动性降低。另外,在做单电子双缝干涉成像实验时,当加装监控设备后不能形成干涉条纹,原因在于监控设备的物质场能量加强了空间中的能量性,使得电子的粒子性得到了增强,波动性降低,从而形成粒子态条纹图像。这个过程还涉及到了同种能量形式间的干扰,并非单纯的空间能量强度的改变造成的。

九、能量是带有极性的。

电子分为正电子和负电子,他们都存在正质量,都能够转变为单纯的空间能量,加上光子的波动性,可以肯定空间中的能量是带有极性的。光子在传播过程中,可以简单的视为两个交替出现的正反电子,说明光子在正弦时段和余弦时段都为正质量的粒子态,因此,在两个时段,粒子性都为空间能量的聚集态,这样就反证出,空间能量是存在极性的。

十、能量形式间必须是连续的,不能出现能量“断层”。

一切物质都是波和能量的聚合体,不同形式的波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形式,同种能量形式之间可以形成力的相互作用,不同种能量形式间在某种条件下或通过共有相互作用的能量形式进行相互作用力。能量形式与能量形式之间必有发生相互作用的纽带。如果能量形式之间不具有相互作用纽带,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发现其中一种能量形式。不能被发现的能量形式就是“平行宇宙”。

总之,对能量诸多性质的研究,可以很轻松的实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统一,也可以实现力学的统一,还能够实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等等。能量还有一些其他重要性质,为宇宙的丰富多彩奠定了根基。

参考文献:

[1]梁孟嘉. 量子力学与物质波研究[J]. 民营科技,2018,225(12):44.

[2]王刚,陈则韶,张谦,等. 光与物质作用的能量转换机理探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11):1839-1842.

[3]刘晓静. 量子理论新方法研究物质波衍射问题[D]. 吉林师范大学,2008.

[4]汤锐,王丹阳,曹献馗. 物质与能量[J]. 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2010,022(007):P.86-86.

作者简介:曾鹏飞,男,汉,广东广州,1991.2.16专科,广州博米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理

猜你喜欢
能量物质研究
正能量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正能量描绘词
正能量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