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概论’课的思考

2021-09-10 10:18张玉阁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当中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虽然高校也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等问题。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引言

大学时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目前,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糊。因大学生的接收能力较高,如果我国大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学,会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而高校无法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必须对新教材当中的知识全面把控,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将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并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过程中,认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较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含义无法真正的了解和内化。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陈旧

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新时期发展趋势当中属于空中楼阁,无法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起到的教育效果不明显,无法起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作用。同时,教师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教师无法真正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素质水平。

(三)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教学,而传统教学氛围过于紧张、压抑,学生无法在紧张、压抑的教学环境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同时,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有效提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教师要想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融合意识。因教师是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十分重要。因此,高校要定期为教师开展交流会和座谈会,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交流会和座谈会当中,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思想的交流,进而提高思政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增强思政教师的融合意识,使教师能有效对思政教材内容进行掌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思政课程进行创新和完善,丰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有效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含义和思想。另外,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时,还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充分發挥二者相融合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以此提高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将二者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相融合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新的教学模式当中,自主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避免将教学氛围营造的过于压抑、紧张,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以及二者相融合的教育方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对知识和思想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与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和解决,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识,正确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高校要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思政教师有效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宫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4):92-94.

[2]张彩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26):62-63+86.

[3]陈淑萍,糜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73-75+110.

作者简介:张玉阁(1969.11),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

工作单位:辽宁科技大学,硕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哲学

基金项目:

1.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L14DS Z07 阶段性成果

2.辽宁科技大学校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2018年阶段性成果

3.辽宁科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高校思政课增强意识形态功能研究”2020年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