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架设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对策

2021-09-10 11:13矫术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对策

矫术齐

摘 要:本文依托援尼日尔第三大桥项目,结合着现场实践的经验,分析预制T梁架设施工工艺,明确梁体架设应该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出科学的质量管理对策,为广大的同行业者提供参考意见,使之在类似工程中科学使用。

关键词:预制T梁;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对策

在预制T梁架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适宜的施工工艺,将准备性的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关注质量管理的方案,促使着相应的架设效果更加理想,满足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1]。本次研究以实际施工项目为例,分析实际项目预制T梁的施工过程、工序,具体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

1 工程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尼亚美西南部,在建成肯尼迪桥以西约5.1公里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及连接路线的桥涵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全长3.607 km。项目先后跨越尼日尔河和岔河,共设置大桥1 054 m/2座,涵洞140.45/6道。其中尼日尔第三大桥长928 m,为23×40 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岔河桥长126 m,为6×20 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尼日尔三桥中心桩号K0+831,上部结构采用23×40 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共分为5联,跨径布置为4×40 m +3×(5×40 m)+4×40 m。40 mT梁梁高2.5 m,共230片。T梁上翼缘板边梁宽1.85 m,中梁宽1.7 m,翼缘板厚度20 cm~25 cm,肋板厚20 cm,马蹄宽60 cm,高35 cm,马蹄承托尺寸为20 cm×25 cm,单幅桥由5片梁组成,梁中心距2.312 5 m,湿接缝宽61.25 cm。梁长范围为3 898.9 cm~3 969.7 cm。单片T梁最大重量约145 t。

2 预制T梁架设施工工艺

2.1 测量及检查

在进行安装前,应该及时的对全桥的下部结构及支座系统展开测量,内容涵盖着各个墩台的跨度、轴线的检核等等,支承垫石位置以及高程也需分析[2]。支座垫石顶面高程误差应该在±10 mm,表面需要保证平整,四角平整度高差不可超出1 mm,垫石顶面高程超限者或者是不平者,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2.2 支座情况分析

关于支座的种类以及规格等,应该遵循着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判断,明确支座的符合情况。进场支座应该具备合格证明,同时还需具备批复文件。

2.3 T梁质量

架梁之前应该及时的对成品梁的几何尺寸加以分析,同时明确制造技术资料情况,质量合格之后,方可统一编号待架。梁体的多项允许误差分别是:梁宽-10 mm,梁长-10 mm,竖直1%,支座面偏差2 mm,梁高±5 mm。外形尺寸设计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外观并未存在任何质量缺陷,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以及位置等均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构件混凝土强度满足了设计标准后,预应力筋孔道压浆的强度不能低于75%设计强度。当预拱度适宜后,应该重视桥面铺装层的厚度,梁端头和翼板等与现浇砼接触面处,需要及时的凿毛,清除干净[3]。

2.4 架桥机拼装

架桥机在尼日尔第三大桥23#台后的路基场地拼装,依照架桥机主梁拼装的基本要求,需要在起始位置(23#台)场地范围不小于20 m×70 m,该范围应该适当的平整,承载力需要控制在0.4 MPa的范围,满足载重车进出及履带吊的正常站立。

2.4.1 前支腿安装

铺设前,应该及时的支横移轨道:让前支横移轨道放在尼日尔第三大桥23#桥台背墙或盖梁上,底部重点运用枕木或者是钢楔支垫适当的调整,保证处于水平的状态。横移轨道之下的两个支点的距离应该控制于1 m之内,支垫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支垫承载力大于45 t,横移轨道两头端部的支垫承载力不可在70 t以下。让前支腿的多个零部件根据直、斜等具体的需求进行科学的组装,运用吊车将前支腿及时的吊起,使得前支腿不同零部件依照直、斜等需求组装为整体,运用吊车将前支腿吊起,使得前置轮箱可以在前支横移轨道之上,调整前支腿的具体高度,让前支腿与23#桥台背墙临时固定防倒。前支驱动轮箱需要适当的安置于前支腿伸缩筒内侧的500 mm的位置,两个套筒之间的距离若是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必须要保证同步。

2.4.2 中托横移轨道、中拖轮及后拖轮的安装

桥台胸墙处摆放中托横移轨道,横移轨道的底部运用枕木或者是钢锲支垫,同时使用水平仪加以调整。横移轨道下两支点的距离需要控制在1 m以内,支垫的过程中,不同支点承载力应该在45 t以下,横移轨道两头端部的支垫承载力不得小于70 t。运用水平仪及时的调整中托轨道,确保其与前支横轨道保持平行,两端距离的偏差需要适当的控制在2 cm。让中拖轮部件依照直、斜及弯桥的实际需要合理的组装为整体,依据过孔方向置于中托横移轨道上部,安装临时电源,检验中拖轮的车轮转向是否一致。将后拖轮部件组装成整体,位置距离桥台背墙约45 m处。

2.4.3 主梁的安装

根据主梁的编号按照相应的次序让主梁用销轴加以连接为整体,使用吊车将主梁及时的吊起,保证前端可以放置于中拖轮上,后端放置在后拖轮,对于两列主梁中心距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展开分析,偏差两端不可大于5 mm,中间不能大于7 mm。

3 预制T梁架设施工的质量管理对策

3.1 预制质量控制

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合理的建设标准化的预制场,预制梁板的外观必须要符合桥梁外观标准,模板的制作应该采取专业模板加工厂实施方案,设计的时候,全面的分析好强度、刚度等。针对于模板及钢筋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要求之后,及时邀请专业工程师加以验收,混凝土浇筑强化振捣,不可触及波纹管,避免影响到稳定性。预制场梁体运用喷淋系统加以养护,使用土工布以及塑料布等进行全面的覆盖,根据实际的要求,完成张拉及压浆操作。

3.2 T梁运输过程质量控制

预制梁应该运用运梁车加以运输,运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对梁予以固定合理,关注钢丝绳固定位置,保证其在T梁受力的安全位置。制定出可靠地运输方案,针对于多种不利的因素充分评估,每两片T梁间湿接缝联接钢筋均应该依据1 m间距科学的规范焊接的过程。每两跨梁间现浇中横梁纵向联接钢筋需全部焊接完成。运梁车实际安装好的预制T梁应该保持着平稳的状态,匀速的通过。

3.3 T梁架设质量控制

提前对垫石标高以及预留孔位置进行科学的复测,通过分析之后,若是发现问题,则应该及时的整改。架设之前,还需对梁中线进行测量,使用墨斗弹线标识。设置临时支座,安装之前应该及时的检查与验收。架设完成之后,还应该做好临时固定,以免出现梁体倾覆的问题。湿接缝面凿毛应该彻底,清除干净。运用土工布加以覆盖,强化养护的基本力度。

4 结语

预制T梁架设施工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对于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进行架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施工工艺的要点,运用可靠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着项目的基本建设成果更加理想,满足桥梁项目的具体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细节和质量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为运输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栋.高速铁路桥面防水层纤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1):169-171.

[2]鄭永瑞,武俊彦,许维炳,等.长周期在役40 m预制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承载能力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0,42(6):151-157.

[3]郑晓冬,管志涛,李超,等.隧道花岗岩洞渣骨料在C50混凝土预制T梁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0(12):40-44+49.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对策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