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浅析

2021-09-10 16:01蔡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初中生

蔡杰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手段,但是,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安全教育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初中生;学校体育;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安全与健康是人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求。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科学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小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学校体育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手段,但是,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如何排查这些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我们的首要工作,本文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初中学校体育的问题与策略,并提出建议与大家分享。

一、学校体育安全教育问题

(一)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教育问题

初中学生对万物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同时又处于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喜欢张扬个性,叛逆性较强。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充足的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骨骼增长、肌肉增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体育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是与场地设施、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是一个容易展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因此在体育课上的未知性、意外性较强,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也是畏首畏尾,不敢大胆“放开”学生,因此很难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体育课堂中容易出现以下安全教育问题。

从学生层面来讲,一是初中生的体育安全意识淡薄,不清楚哪些动作能做,哪些动作不能做,因此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做出超出教师布置的高难度动作,由于动作不当而导致运动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二是有些学生的纪律性较差,不听从教师的安排,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如在教师没注意的情况下出现嬉戏打闹,或者擅自离开教师的视野范围,从而出现安全事故。三是有一些学生属于特异体质的,比如有先天疾病不能进行剧烈体育运動的学生,有后天形成的伤病、身体不适的不能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这些情况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提前报告给教师,而不能瞒报缓报,甚至谎报,如果这些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参与了剧烈运动,就会容易形成安全事故。四是有些学生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身上带有尖锐易伤物品也不取下来,学生如果运动前不做好热身、身穿衣物不宽松、没做好充分准备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等安全事故。

从教师层面来讲,体育教师本身要拥有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和高深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课前准备,有的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比如体育场地与器材没有提前准备,未提前排除故障器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不充分,有的教师现场组织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不恰当,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二是热身活动组织不到位,甚至不安排热身活动,学生如果没有做好热身活动,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就容易产生运动损伤。三是有的体育老师对特异体质学生不够了解,有些特异体质学生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就需要提前告知该学生,根据该学生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安排运动内容,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体质特异性,学生身体由于无法承担太大的运动负荷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体育教师的急救知识与能力不充足,面对运动损伤,体育教师要拥有急救的能力与意识。体育课堂上常见运动损伤事故有擦伤、挫伤、扭伤拉伤、骨折、晕厥等,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要有一定的急救能力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果延误了急救时机或者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出现加重伤情的情况。

(二)课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问题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学生体质的增长,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具体包括了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形式。但是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高频事件,比如说在课间操跑操过程中出现晕厥,猝死事故,比如从单杠云梯上摔下骨折的情况,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崴脚的情况,比如在运动会投掷项目比赛中被标枪、铅球砸中的情况,还有运动引起病情的复发的情况,种种安全事故都引发我们对安全教育的思考。第一,体育安全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每一次大型体育活动都要有严格的安全制度,要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判定该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比赛;第二,制度的实施没有落实。安全制度如果没有落实那就是一句空话,比如定期就要检查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质量情况,设立专门的体育器材管理室、器材管理制度、和器材管理员,体育器材要及时收和检查;第三,安全教育培训不足。要定期开展体育运动主题安全教育,通过升旗仪式、主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张安全教育;第四,安全教育的实践检验不足。学校开展了体育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意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太清楚,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与考核。

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策略

(一)体育课

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既要明确教师职责,也要明确学生职责,既要保护学生的运动安全,也要保护教师的权益、职业安全;其次,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备好课,准备好场地与器材,了解学生的身体状态,要根据特异体质学生身体状态判断其是否参与体育锻炼,特异体质学生要开具诊断证明;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等形式进行全体安全教育,利用下雨天通过上理论课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搜集讲读网上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引起警戒作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每堂室外体育课都要有安全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生理状态调整运动负荷,禁止“放羊式”的教育,如果遇到安全事故马上进行适当的急救并及时与学校领导、家长联系。

(二)课外体育活动

1.课间操

建立严谨的课间操秩序和规则,出操和退场时学生上下楼梯间要注意安全统一靠右,避免楼梯间拥堵踩踏,班主任要清点班级人数,身体不适的以及特异体质学生不参与剧烈运动或者到旁边见习,疫情期间,进行体育活动时不能戴口罩,以保证学生运动时有充足的氧气。

2.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之前要有热身活动的意识,先进行热身活动,再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学生在进行自由体育锻炼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直接进行高强度、高难度动作,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定期进行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检修,及时更换不合质量安全的运动设施。

3.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队和体育俱乐部要建立严谨的常规训练制度,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中要融入安全教育,运动训练要有严格的出勤考勤制度。

4.体育竞赛

在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中要有安全制度,排除安全隐患,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让参赛运动员了解比赛规则,熟悉比赛场地,

三、建议

(一)学校层面

1.学校要制定全面的安全教育制度,重点强调体育运动安全,建立体育安全教育研讨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把安全教育进行课程融合,并适当的进行安全知识与方法考核。

2.定期排查检修校园运动场地与设施,及时排除破旧已损坏的体育器材。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门的体育场地器材管理室。

(二)教师层面

1.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安全教育中不大意,不拖沓,时刻提醒自己作为教师应有的主导责任。

2.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从备课、上课,评课各个环节常规管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体育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急救能力,遇到安全事故及时报告校医,并与家长、校领导沟通。

(三)学生层面

1.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严于律己,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与教师沟通。

2.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地为完成目标而努力,不仅要有中考升学的中期目标,还要有锻炼自己、提高體质、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

3.做好课前准备和体育运动前准备,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仔细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械是否安全,自身要穿好运动服、运动鞋,不带尖锐易伤物品。

4.身体不舒服或者特异体质学生运动前要如实向老师报告,不可瞒报、谎报情况。

参考文献

[1]陈雷. 灵璧县农村初中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2]陈丽霜.安全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读写算,2020(01):42.

[3]王谷丰.初中体育渗透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1):120-121.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雅中学 410200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