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1-09-10 16:01戴咏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戴咏梅

摘要: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支撑一个现代人自身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重要引擎,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数学是一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符合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价值觀念的体现。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及能力形成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结合数学充满抽象性发散性的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培养出创造性人格,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整体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我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发展迅速,更多的人重视起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被列为重点问题,学生需要带着创新思维去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小学生年龄较小,本身的想象力丰富,所以在此阶段,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都已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也应对有关知识进行强化,做好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任务。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活跃小学生的思维

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他们思考问题主要靠形象思维,思维本身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具有局限性。而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并且通过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也会随之得到锻炼,无论是从数学学习效果的角度还是从小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角度上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已制订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提起兴趣,对学习丧失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是一种极其困难的事情,最终失去信心。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外,还能刺激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信心。

二、有效利用数学课堂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鼓励质疑问难来萌发创新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常规性知识的探究及质疑。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小学生质疑数学知识时,则表明该学生有一个认真思考的过程,而这一质疑环节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培养基础。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传统的“堂堂清”模式,留更多的时间尽可能地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来培养创新意识。如可以组织新旧知识练习活动来引导小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并培养质疑精神。又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定期组织答疑活动,借此活动来回答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中不理解的部分,这不仅可以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有助于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考习惯,这对于提高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变得更高,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是需要老师从旁协助的,老师需要看到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述一些理论知识,更为主要的是能够通过这些理论知识,来让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强大,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多种不同的解法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学生思维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提高,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智慧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这样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发散性并且需要通过循序渐进方法培养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采取差异化的培养方法,即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制定差异化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力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例如,在课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基础的概念教学和识图教学入手。首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随后,当这部分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将教学内容的深度延伸到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长方形与正方形,或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层次。而对概念理解和学习比较快速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和性质的总结分析问题,或者将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直接作为引申课程内容放在基础课程教学之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因为数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体会创新,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完善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距,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借助数学课堂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爱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0(22):77-78.

[2]贾美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7):86.

[3]唐桂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8(31):126.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清水桥小学 332499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