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16:01李孟慧曹建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班级管理小学

李孟慧 曹建凌

摘要:小学时期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问题理应受到重视,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激励机制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然而当下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受重视程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本文从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灵活性、全面性、方向性以及平等性入手,讨论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提高其应用效率。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小学班级管理看似简单,实则是十分复杂和重要的。教师应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因為它无形中都对学生产生着影响,激励机制可有效帮助教师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它的实质是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情况的分析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不仅能在学生学习方面发挥作用,在班级纪律、卫生、班级文化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都不可或缺。

2.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对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不够重视

1)很多教师对激励机制的认识不到位,这也导致了它的应用不够重视。教师觉得激励机制就是自己单方面的激励,学生表现好得到了自己的认同,也不管学生需求如何,就对其实施自己认为合适的激励,这种行为是十分片面的,也是大多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

2)心血来潮的激励。这种错误的致命点在于它的时效性,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激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激励的决定权完全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对学生的需求认识不到位,可能会起到反面影响。心血来潮的激励更是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他们会认为自己上次的激励不过是侥幸所得,而且激励也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多大的作用,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1)激励不具体。激励机制得以实施在于它的透明度、对学生的吸引力。若激励不够具体,给学生们传达了一个模糊的目标,学生们可能会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是非常重的,当你的激励能足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就是一个成功地激励。激励具体了,能增加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

2)激励不全面。当代教育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判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要有一个全面化的眼光与布局。若激励机制只应用于学习方面,那么受益的只能是学习好的那部分人,这对于有其他方面特长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激励机制应该更加全面,在学习、纪律、卫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其表现,充分摆脱它的局限性才能提高其应用效率。

2.3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用激励机制不当

激励机制应用的负责人主要是教师,激励对象很明确是学生。教师应用激励机制不当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应在充分了解了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影响后,再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实施方法,从而保证激励机制的正当应用。避免不当的应用,使结果适得其反。

3.改善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3.1小学班级管理中适用的激励措施

1)评价激励。评价激励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充分理解上,对于学生一定时期的成就,教师作出相应的评价,并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不仅增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也助于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评以及彼此之间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也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强化激励,规范自我

小学生意识薄弱,但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远超成年人。我们可以在原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强化激励机制。比如将激励机制分等级、分正负,等级靠前的学生受到正强化激励,等级考靠后的学生受到负强化激励,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而且也能够保证学生们的积极性。

3.2小学班级管理中改进激励机制的路径

1)全面管理,因材施教,加强激励机制的灵活性。上面我们提到过激励机制在全面性方面存在缺陷,教师要以此为入手点,在充分观察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全面的激励措施。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础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人、事、时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灵活管理。人是基于学生不同的性格为其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事是基于事情发展的逻辑确定其性质以及解决方法,时是基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灵活性就是要保证激励机制在得到严格执行的基础上,对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出灵活的处理。

2)民主管理地位同等。民主管理是指教师要将班级管理民主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在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时,也可以试着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施。这种做法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在此机制中处于同等地位,教师也是只享有投票权,而不是决定权,从而保证了民主化管理。

4.结束语

教师不仅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在小学阶段身教的意义是大于言传的,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应用激励机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拉近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同时也能使班级的管理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1]张宝臣,林鹣鹣.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M].安徽:安 徽教育出版社,2011.

[2]王莹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J]. 教学与管理,2014(05):16-17.

[3]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J].基础教 育研究,2012(19):55-57.

四川省会东县第三小学 四川 会东 615200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班级管理小学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