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析

2021-09-10 20:01贾晓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贾晓军

摘要: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基于兴趣展开实践实现深度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未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教学过程缺乏目标,教学导引方式非常随机,这将直接导致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局面出现。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协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明确课堂介绍的目标以及合理选择介绍方法等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介绍;新课导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我国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本课程大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相关配件,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的是为学生的后续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我国的小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不太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前预览中,学生根据老师分配的预览任务完成自主学习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困惑。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开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介绍计划,包括确定课堂介绍目标和选择介绍方法。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在于,教师若不在乎课堂导入环节的尽心设置,将影响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认知,从“项目方案导入”“游戏情境导入”“生活场景介绍”三个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项目方案导入

尽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是相对基础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具有一定抽象度的知识,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时通常很难准确地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创建教学实践项目方案,并为学生使用图片或视频剪辑等资料的参考,构建更直观、生动的场景,使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和吸收场景中的知识,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换言之,课堂引进的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可以通过构建教学场景来实现。由于学生相对较小,思维也相对分散,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直觉思维能力,并且对色彩丰富或生动灵活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教学时的思维特点为学生构建生動灵活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键盘”相关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引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兴趣的主题或案例。以动画“熊出没”为例。在动画中,熊大和熊儿一直致力于保护森林,防止砍伐树木,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问学生:“我们如何帮助熊大和熊儿保护森林,所以越来越多森林里的树木?”为了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使用游戏软件中诸如粘贴之类的一系列功能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一棵树“变成”一片森林,从而吸引学生对于“复制粘贴”的应用。这种游戏式的项目导入,将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参与度。

二、游戏情境导入

受考试影响,班主任经常通过单一形式的“黑板上写着+口头语言”直接解释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发展,自然难以专注地自主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导入环节作用的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课堂目标导入,然后合理选择导入方法。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介绍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介绍选择一些小学生更感兴趣的游戏,并将其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例如,在教学“个人网站规划”内容期间,教师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站点的主题,会对自己的站点进行规划,设计,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数个精美、简单的网页,同学们欣赏几个网站的首页,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首页一般包含哪些信息。由此引出要规划个人网站,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由于制作一个网站工程比较大,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而导入部分直接吸引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开始环节就对新课知识的学习有了整体的掌握。

三、生活场景介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大多相对简单,教师若在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情况下盲目讲解,而学生则被动地倾听,缺乏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导致教室气氛非常呆滞,教学效果自然较低,并且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操作和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这显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件或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和场景中学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实现简化。知识的复杂性,从而有效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设置幻灯片背景”内容期间,教师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富有个性的幻灯片,在新课知识导入期间,为学生展示了校园中宣传文件的背景相关资料。这种情况类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及其介绍的重视不足,这会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无聊。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的介绍,采用适当的介绍方法以利于教学,并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当前的中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中,课堂介绍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新课导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初就自动进入学习状态,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进度和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淑珍. 论小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化教学[J]. 科技资讯,2013(09):198.

[2]陈三林.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89.

青海省西宁市阳光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