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与研究

2021-09-10 01:43秦文荣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秦文荣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逐步成为了教育主流。教育作为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力。本文主要就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教师教学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努力帮助教师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学习成绩已经不能成为评判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好坏的唯一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育方式[1]。其次,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思维逻輯等进行有效的把握,采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力求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这样才有利于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单一、死板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着功利化现象,一致认为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对于学生的其余能力素质培养没有做出过多的要求,也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检查背诵语文古诗词的时候,学生一旦背诵不下来,教师常用的惩罚手段就是让学生抄写古诗词或者是多读几遍古诗词,很少有教师利用其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的记忆也大多是依赖于反复机械的读写。这种死板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十分不利。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难免需要学生背诵和理解很多内容,如果学生一味地照本宣读只会让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出现打瞌睡或者是偷看小说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批评,这也就导致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过于放肆[2]。而且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都不会做出过多的延伸或者是拓展,即使一些语文课堂讲述的是地理人文知识,教师也只会一带而过,这会让学生感觉语文是一门独立并且枯燥的学科,不愿意将自己的精力花费到语文学习中,而且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积极性。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事物都是相关联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将语文应用到其余学科中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多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绝大部分教师依旧没有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甚至教师的教学节拍完全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例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进度面前毫无原则,一味地追赶进度,不顾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显然已经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如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降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有甚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的可行措施

(一)改变固有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不适合新课改教学要求,采用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学习死记硬背,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巧劲",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步削减。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去,认真学习新课改的要求和理念,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去贯彻和执行[3]。同时,新的要求与变化意味着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技能,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一定要深入研究。这样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职责,实现教学相长的美好目标。当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索背诵和记忆的方法时,可以是联想法,可以是摘录记忆法,要看学生自己适合哪一种背诵和记忆方法,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另外,对于一些抽象的古诗词,在学生没有办法进行理解记忆的时候,教师需要多次讲解,还可以在学生在背诵不出来的时候让学生对着书本原文进行翻译一遍,在这样重复两三次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记住这个知识点。

(二)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必须要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为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由具体到抽象更容易使他们理解知识,所以我们要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动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多举行一些简单的课堂活动来调动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神话故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完全就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段来帮助一些不理解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教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以自己可以采取的方式进行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团队、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和学习,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同时也可以吸收组中其他同学的观点,实现组内同学之间的知识分享,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积极自主表达的能力、合作、沟通、合作在这时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学生为了寻求共同的答案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奋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将语文学科与其余学科相互结合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本知识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或者是对一些数理化学家的故事介绍,所以教师不能将语文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尝试着与其余学科相互联系。例如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就有对桂林地貌特征的描述,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不妨普及一下地理风貌特征,将一些地理知识也融入到课堂中进行教学,这样也会激发学生对其余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结:总之,向语文课堂要效率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从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自己也要做好准备。语文所蕴含的知识是丰富的,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校园,2016(3):1.

[2]刘媛.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J].新课程,2016(2).

[3]张艺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与运用[J].河北教育,2016(1).

云南省广南县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