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

2021-09-10 01:43陆庆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策略

陆庆玲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目的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掌握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数学课堂上时,教师也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方法,辅助合作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组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就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分组,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交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展开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工作

小组分配工作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否顺利应用与否。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分组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状态、水平,思维发散能力以及个性化特征等综合素养,然后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分层小组教学,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比如,一位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但是这位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想法都非常好,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样的学生,做好分组搭配工作。利用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组,而不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层分组教学。每个小组中,成员在六人左右,教师根据具体数学内容以及不同小组的综合能力,给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有理数的加减法”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于综合素养相对较强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的趣味性拓展,让小组学生有效讨论,拓展思维;对于数学综合水准相对弱的小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配符合该组学生整体水平的有理数加减法知识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确保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探讨合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相互取长补短。

2拓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在实施小组互动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对教学成果产生具体影响的關键因素。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一方面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甚至对多人合作产生下意识的排斥。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的,以往的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从而导致对合作意识的忽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对于合作意识的培养。比如在《数据分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创建情境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设置情境中老师需要强制要求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然后以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也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学生的各自分工和合作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下,无论是哪个学生的成果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不管是分析数据的学生还是负责数据收集和总结的学生,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在最终结果的鼓励下,学生们对于沟通的意识和合作的念头就会加强,从而培养出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3优化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小组合作的开展方式,能够遵循小组合作的优势实施各种形式的分组活动,结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开展各种引导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轴对称”的内容时,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生活化,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安排两三个学生为一组,再安排一些优等生分别加入学困生的小组中,让学生们一起对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分析,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各种特点性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4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型的教学手段。主要原理就是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互换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时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积极讨论,深入理解知识点。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三角形及其内角和”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根据“三角形及其内角和”这一知识点,列举出知识点的相关问题,并且合作探讨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整理出报告的形式。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上讲台上进行内容的讲解,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发现学生的汇报出现问题及时做出纠正,使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与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材要求,优化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各自的作用,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卓.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

[2]宋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

[3]王晓冬.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

云南省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