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10 01:43史尚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应用

史尚宏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丰富了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就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给学生表达思维模式的图形工具,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得到增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分析,使思维导图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语言基础。中国语文教育涉及中华民族的语言风格、生活风俗、审美情趣等,是对中华民族后代进行的语言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末,英国脑思维学者托尼创造出了思维导图,结合了全脑的概念,使用大脑所有皮层技巧,将人认知知识的思路形象地表示出。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成为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进行识字的训练。学生在识字的时候,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的学习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重复的拼写记忆,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在学生的心理上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生课堂的不断推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会起到很大的开阔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文字讲解的时候,在讲到“山”这个字时,教师可以从字形上给学生进行讲解,这个“山”字就是从真实的山的形状演变过来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辨认和理解。学生理解之后,在对这个字进行记忆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容易。再如,这个“人”字,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这个字和真实的人进行对比,找出共同之处,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最后就会发现这个字就像人们的两条腿一样在支撑着人的身体。这样学生自己能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发现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运用这种学习方法进行文字的记忆。

二、在课文分析中融入思维导图

当下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往往无法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小学语文试卷中很多题目都是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这类题目的分值在10-15分左右,占到整张试卷的1/5,足以看出课文理解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分析并且理解课文,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分析小学课文《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分析课文,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课文。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4-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全文的内容记录下来。在学生通读完课文之后,教师首先自己在黑板上建立一张思维导图,然后跟随着课文一段一段地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填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第一段写了闰土刺猹的场景,写了闰土的外貌。而文章的第二段则写了大祭祀当中的场景。第三段到第七段则写了闰土教作者雪地捕鸟的故事,写出了作者向往冬天的心情。最后一部分内容则写了闰土瓜地刺猹的故事,当然还有一些细节描写。同时整篇文章也写出了鲁迅先生非常怀念与闰土玩耍的那一段时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想念之情。在教师完成黑板上的思维結构图之后,教师可以检查一下学生建立的思维结构图。所以,学生在分析课文时思维导图是一种学生理解课文的方式,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全文大意,同时能更加深刻地记住课文中的内容。当然思维导图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为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

小学生对作文往往怀着畏难情绪,他们在写作时会感到无话可写,其主要还是因为思路没有打开,缺乏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针对小学作文学习中遇到的这些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写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思维导图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针对学生写作时产生的畏难情绪其重要原因是因为写作思路不够开阔,具体表现为无话可写,不知道要写什么。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开阔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写作,消除学生对写作产生的畏难心理,帮助学生理清写作头绪。例如语文教材中有训练学生写景色的作文题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使用导图思维的方式扩宽学生想象力。我们以某个学生都去过的本市景点为例,通过这一个景点引出关于景点的背景和景点的结构和景色布局进行思维导图的拓展,让学生逐一添加里面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学生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清楚地知道一篇写景文章应该添加的内容和行文构思上面得到很大的启发。那么学生的写作思路将会更加的明确。这有助于我们开展语文写作教学。

四、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

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需回答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可将回答的内容制作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展示思维导图回答问题,让教师清晰了解其回答内容的思路。教师在分析文本文章结构时,让学生根据绘制思维导图讲解文章结构。学生根据文章材料找出关键词,归纳文章主题,清晰展示文章的脉络。为使学生达到对语文知识运用自如的效果,在理解记忆基础知识方面,可发挥思维导图优势作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绘制思维导图用于复习总结,使学生整理归纳知识内容,便于理解与记忆。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也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交流,促进学生沟通的时效性。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等方面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教学,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作用,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能够花费较少的精力而获得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优越结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产生正面的推送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正.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8):62+64.

[2]赵淑芳,杨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9(Z1):39-42.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路西街小学校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