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2021-09-10 02:15王雨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王雨丹

摘要: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所以,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进而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文将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切艺术均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美术而言,其与现实生活就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生活化的形式与素材能够使幼儿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使幼儿获得个性化发展。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展开具体探究。

一、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让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一)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与幼儿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情感等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正是幼儿参与美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倘若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且只是让幼儿跟随教师画一些比较陌生的图案,幼儿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充分凸显出来,进而严重抑制了其参与美术活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美术学习内容时,应该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及风景等,以本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与特色建筑等作为素材。例如,以“我的妈妈”为主题让幼儿进行绘画,这时幼儿就会画出五彩缤纷的妈妈,因为在幼儿眼中世界上最美的就是妈妈。由此可见,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会充分调动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学内容并非一成不变,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更体现在应该随着幼儿生活的改变而改变。

(二)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当教师带领幼儿以“小小服装设计师”为主题开展美术活动时,倘若教师只是让幼儿仿照图片上服装的款式、颜色等进行绘画,不仅无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且其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顺应幼儿的爱好和兴趣,设置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美术教学活动。在选择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还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及时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素材。幼儿通常十分喜爱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如小猪佩奇、乐迪、熊大、熊二、喜羊羊等。教师在引导幼儿设计服装时就可以将这些可爱的形象当作教学内容,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卡通人物的服装进行适当的改变,从而设计出款式新颖、颜色丰富的服装。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同时更能强化幼儿的绘画技巧,使其能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让教学形式更加生活化

(一)借助环境熏陶促进美术教学生活化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环境熏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如果能够为幼儿营造具有强烈美感的教学氛围,就会为幼儿带来一定的启发,从而丰富其审美经验,调动幼儿的创造欲望和表现力。教师应该注重营造美术教学气氛,借助图片和实物的收集和展示,应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创设充满情趣的生活化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欢喜过大年”的美术活动时,就可以借助布置环境、展示作品等形式渲染热闹、喜庆的气氛,借助一些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如蜡染、年画、剪纸等对走廊、教室进行布置,使幼儿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感受新年时人们相互祝福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借助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主题活动中的生活话题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感受生活,能够给幼儿提供感知并体验美的机会,并让幼儿借助美术的形式充分展现自我,从而带动幼儿将自身对美的感受融入美术创作中,并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我为家乡骄傲”的主题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體设备为幼儿展现与家乡文化习俗、名胜古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引导幼儿利用拓印、写生及装饰等绘画形式将家乡的风景展现出来。教师通过开展这种主题活动,不仅使幼儿能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同时更能充分激发出幼儿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

(一)在大自然中寻找教学素材

大自然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能够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许多天然素材,如沙、石头、贝克、树叶及果实,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素材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充分唤醒幼儿创作的欲望和热情。所以,教师应尽量在大自然中发掘美术素材,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让其能够感受到自然美带来的熏陶,从而为将来的创造美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在废弃物品中寻找教学素材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中搜集美术材料,并对其进行再次创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同时,带动幼儿参与美术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美术活动“机器人大集合”,教师首先带领幼儿搜集一些被家长忽略或丢弃的纸箱、饮料瓶、包装袋等物品,其色彩、图案或者造型通常十分独特,通过认真挑选、精心挖掘,然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形、组合,最后让幼儿运用喷漆、绘画等方式进行美化,从而设计出形态各异、富有童趣的作品,如睡梦中的机器人、游戏中的机器人、劳动中的机器人等,这种让废弃物再次大放光彩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而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幼儿形成对废弃物再次利用的良好习惯,更能够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是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充分体现,就像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置生活化教学内容;营造生活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形式;借助生活资源,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这不仅能够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美,更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川.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有效措施的探究[J].魅力中国,2019(16):307.

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