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17:01赵明忠杨爱华杨茜孙凤环姬彦利
医学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

赵明忠 杨爱华 杨茜 孙凤环 姬彦利

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期间,研究组开展细节思维管理法期间;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关键词:细节思维管理法;精神科;护理管理

精神疾病是人在思维和行动等精神活动方面产生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类疾病,患者的思想和行为与常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均是此类特殊的患者,其认知、行为、情感等都异于常人。患者在住院期间由可能发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情况,因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将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2019年2月-2021年5月,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年龄22岁-73岁,平均(58.19±2.13)岁;男性30例,女性26例。研究组年龄24岁-75岁,平均(58.39±2.55)岁;男性31例,女性25例。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30名,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1-50岁,平均(31.02±2.39)岁。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期间,做好患者的用药监督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操作。

研究组开展细节思维管理法期间,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节思维管理培训,主任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培训内容包括强化成员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集体探讨等提升成员细节思维意识,明确精神病患者日常存在的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遏制各类安全隐患,制定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

细节安全管理,患者由于特殊性,部分患者的行动能力较差,且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自杀等倾向,因此对于病房、走廊、楼梯等进行加固,对可能发生的摔倒、坠落等风险的地方加强管理。病房布局简单,不得放置易碎物品等;对桌椅、床等做好固定。床上安装防护栏,床铺软硬适中,便于患者活动、翻身,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失去重心而坠床。对于伴有自杀、暴力等倾向的患者应单独隔离,组好连续的观察,尽量减少刺激;护理人员在与此类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也应做好自身的防护。护理管理工作贯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结合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对于危险程度较高患者应加强 24 h 监管,做好人员的排班,避免发生无人看管的情况。严格执行精神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对交接班,护理文书书写等严格规范。护理人员也积极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融入集体生活,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强化细节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组织召开细节安全会议,征集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规章制度中。

1.3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比较,单项评分越高说明护理管理越好。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比较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特殊,在护理管理难度上较大。患者的依从性、配合度较差,且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疾病的反复,在护理过程汇总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常规的护理管理对护理的工作行为规范较好,但是对细节的管理把控稍显不足。

细节思维管理法给你个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对管理的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优化,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整改。不仅是制度上的优化,培训的开展让护理人员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改变,对细节思维理念的理解更好,在平常的工作中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风险有更好的预判能力,并及时进行调整,反馈。

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的护理管理中,更多的涉及到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行为观察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精细化护理原则。首先在培训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细节思维管理的认知,了解更多的环节。建立新的管理标准,更新服务理念,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的护理服务;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风险,张贴警示、安装防护栏、加强监督等细节管理以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阶段,将细节思维管理贯穿其中,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护患沟通,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满足其合理的生活需求,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精神科患者的一半资料能力较差,护理人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指导,做好患者的饮食、生活等多方面的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的包容与爱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敌对等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尽快回归社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各项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姜建茂,陈泽群,陈泽英,吴广兵.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9):191-194.

[2]李强健,马延镇,孙棋圻.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1):129-130.

猜你喜欢
精神科护理管理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