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21-09-10 17:01刘倩
医学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优质护理

刘倩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40例),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显著低于优质组,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优质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同时改善其心理不良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发,是全球疾病的第一杀手。据统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超过了1700万人,而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25-34岁心脏病高危患者已超五千万[1]。且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都病情较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甚大。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优质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在43-70岁,年龄均值(56.65±5.42)岁,疾病类型:心脏疾病12例,肾脏疾病10例,高血压8例,脑出血5例,其它3例;優质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41-73岁,年龄均值(57.01±5.35)岁,疾病类型:心脏疾病11例,肾脏疾病10例,高血压9例,脑出血5例,其它5例。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加强查房巡视,针对患者病情对症用药,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1)生活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和照料。例如保持病室、病区环境卫生,避免着凉,日常注意通风、加强消毒,调整室内温湿度适宜,保持地面干燥等;帮助患者处理日常生活需求,对于行动不便者应搀扶其上厕所、刷牙等;长期卧床者,多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按摩、翻身、更换被褥,避免压疮、褥疮,同时注意帮助患者口腔清洁等。(2)心理疏导:由于疾病困扰,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害怕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交流,多倾听患者主诉,多给与患者鼓励,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可通过讲解疾病知识、介绍治疗成功案例等方式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3)用药指导:针对患者疾病类型及病情程度,针对性进行给药,同时做好监督,保证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如心绞痛患者可给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服药3-5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可遵医再含服硝酸甘油0.5mg。高血压者可先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某种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反应,又可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如小剂量疗效不佳,则可加大剂量或换药,如果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则可以考虑多种药物联合治疗。(4)运动锻炼:待患者病情好转,应鼓励患者及早下床进行活动,以促进恢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适宜的运动锻炼,如饭后散步、保健操等,同时应陪同患者进行运动,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5)出院指导: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用药,适量运动,如有不适随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均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心理状态改善情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心理状态越差[3]。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获得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以及(%)等表示,并采取t和或x2检验,当检验结果P值<0.05时认为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意义。

2.结果

经调查分析,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显著低于优质组,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优质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的改革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心血管内科作为收治病情危重复杂患者的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仅繁琐,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方式,其“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及通过加强患者基础护理的护理过程,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为其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连续的专业的护理服务[4]。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还强调护理责任制,有效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护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恪尽职守,使得护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5]。在这双重机制下,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体检,减少不良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显著低于优质组,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优质组,P<0.05。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并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疗效和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红.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 009(002):53-53.

[2]朱荣芳.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75):315,323.

[3]叶春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06(031):59,66.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浅析涌泉穴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