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传承文化校际联动育人模式研究

2021-09-10 07:22吴冠聪李帆
红豆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化传承

吴冠聪 李帆

【摘要】随着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借助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扬,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在帮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发散思维。同时将校级联动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基于此,文章以龙门农民画创新传承为切入点,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数字化革新的教学联动机制展开研究,首先对龙门农民画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对其文化创新传承途径进行分析,明晰传统文化在数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围绕龙门农民画的文化传承教学方针,提出校际联动育人模式下的优化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化传承;校际联动;龙门农民画

龙门农民画是中国三大农民画画乡之一,与陕西户县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齐名,龙门农民画诞生于广东惠州龙门县,根植于岭南特色文化土壤,不仅汲取了客家、瑶族等文化精髓,而且将周围地域的民俗风情相融合,创造了具有龙门特色的地方绘画形式。自诞生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浓郁的生命气息,龙门艺术化在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类大型活动中,都成功显露出当地历史文化的浓重一笔,成为龙门、惠州乃至广东极具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龙门农民画作为根植地方的艺术形式,将农业、民生、劳动相结合,将勤劳朴素的精神记录在龙门农民画中,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背景下,研究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龙门农民画的创新传承价值

1.1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信息化媒体时代,年轻人被各种新潮的外来文化所吸引,民族文化影响日渐弱化,怎样有效保护、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应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同时将龙门农民画顺利传播到各地,这也是当前的教育重点。龙门农民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生命气息蓬勃,寄托了农民画家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令人佩服的坚强意识,龙门农民画中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因此,利用图像传播功能作用于传统文化艺术,使爱国与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能够借助龙门农民画向更多的人群进行传达,将这种具有美好属性的艺术作品代入到校际联动教学模式中,可以促使各地的文化艺术作品可以相互交流,不仅对龙门农民画,还是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都可以视为传统文化与知识财产的延续传播,使国家民族之间加强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国家稳定发展与繁荣昌盛提供助力。

1.2有助于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龙门农民画作为特定的艺术形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民的画”,而应看作是一种“想象的农民”和“农民的想象”。龙门农民画在演变中是如何被创造、被期待和被引导,是怎样从“乡土叙事”向“国家话语”进行建构和过渡的。如果仅理解为艺术的夸张,显然失之肤浅,龙门农民画不仅囊括了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体现岭南农民在历史演变中的智慧和力量,而且也反映了岭南地区的美学情趣,这些完全可以作为社会学、民族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借鉴材料,以此来拓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增强其研究深度。

1.3有利于保障龙门农民画的生存

生存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时代语境的转变下,农民画同许多文化遗产一样,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继承无力的状况。良好的文化生存是对一个民族、国家过往智慧和文明成果价值的保障。开展对龙门农民画的保护、研究和传播是文化传承的要义所在。例如将龙门农民画的研究、传承纳入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并且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融合,有利于保证其传统文化的高端传承与良性生存,有利于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

1.4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在文化元素商业化的背景下,传统艺术作品势必会受到全球化发展模式的影响,这种以农耕生产与记录农民生活作品的支持群体将会越来越少,而且地缘结合也会对地方乡村文化进行融合,所以在传统文化相继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其内涵与本质进行保存,并且以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其内部的精神与力量得到有效延续,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构建。此外,农民画作为一种传统和精神的存在载体,也可起到为农民提供教育、知识传授、审美熏陶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保护农村文化生态,而且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能起到引领作用,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力量支撑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龙门农民画中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2.1围绕传承思路进行创新

以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中,“政府+传承人”的结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将文化传承的长远目标立足于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龙门农民画的原生态价值、民间艺术审美价值、文化产业价值等多重价值。以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吸收者和转化者,将课程体系建立在美育、创意设计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2方法与实践的创新

方法与实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方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首先,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网络传承与教学,并引用知识管理理念,借助数字技术对龙门农民画进行采集、恢复与转换,以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形式存储,进而建构出内容完整、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次,将通过虚拟展示,与文化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要对龙门农民画的传播形式进行合理塑造,使其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得以展现,另一方面要借助素质教育模式,将艺术形式延伸到教学环节,保证教学内容的核心,通过社会实践与技能培训,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讓学生了解到农民画的本质意义,这样在学习时更加坚定不移,坚守自身的爱国情操,体现出龙门农民画的德育作用。

2.3应用数字化平台优势

在当前教学模式中,不仅要重视数字教学的优势,还要同时兼顾传统教学内容的本质,使校园文化与风气得到端正。同时还要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打造农民画相关的数字课程,多角度对农民画进行观察、分析、整合,衍生出独特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而在协同教学中,发挥出教学团队、教学平台以及管理制度的作用与价值,使校园数字教学理念与龙门农民画相契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龙门农民画的传承效果。

龙门农民画作为岭南农民生活的活态信息载体,承载着优秀的农耕文化,不仅阐释了岭南农民活动,也深描出了农民生活的过往、现在及未来。兼具横向的共时性和纵向历时性的特点。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等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体,农耕文化自始至终都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也积淀下深厚的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受到重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乡村由“感性秩序”所规范的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要将龙门农民画以及各地的艺术作品融合到教学环节,达到传承农民的辛苦劳作与艰苦朴素,传承中华民族的品质精神,促使中华文化的顺利延续,这样才能将我国的文化与精神发扬光大。

依托“龙门农民画”优良农耕文化载体而做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完全契合了习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所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倚重于龙门农民画中所蕴含的岭南特色历史、审美、科技、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多重深层价值,以滋润中华文明的根脉不断延续、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开辟“文化软实力”的中国文化认同新路径。

2.4互联网新技术跨界融合协作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键是“活起来”,不仅要“内容活、形式活”,而且也要“渠道活”。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创新成果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气象,也满足了大众差异化的需求。在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保护中,将充分结合互联网优势,紧扣时代脉搏,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创PC互联与移动互联的龙门农民画传承新路径。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数字化保存。通过科学意义上的数字分析、记录、采集,以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记录、保存农民画,做到内容的精确呈现,又进行实体、虚拟的双重档案保护;其二,数字化挖掘。通过构建文献资源合作组织网络,建立数字化有声档案和各类网站平台,建立农民画“素材库”,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并对“素材库”资源深度开发,进行要素提取和意义标注,建立知识图谱,挖掘以往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全新价值;其三,数字化文创。遵循互联网舆论传播和引导规律,创设现代数字文化产品,使农民画“文化基因”和“精神基因”融入文创产品及现实文化中,实现龙门农民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数字时代的传承文化校际联动育人模式研究

3.1提倡数字化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的联动

龙门农民画需要从多方面开展数字化革新,通过计算机“采集”“恢复”与“转换”,以标准化和数字化的信息存储,逐步构建内容完整、动态更新的“龙门农民画”信息管理平台。借助于一系列的“输入”、“计算”、“输出”,产生出一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来的真实的“在场感”,为受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将现代产品包装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具体如图1与图2。

3.2实现龙门农民画与数字化的跨界教学融合

“龙门农民画”与“数字”这两个独立存在领域的跨界融合,不仅意味对龙门农民画进行了数字移植,同时也为联动育人提供了依托载体,得益于社会生活各阶层从虚拟经验到实在经验的创新性延伸。充分结合互联网及高校优质资源,开拓出数字化联动、媒体联动及人才联动的全新育人模式。借助数字技术,对龙门农民画进行重新刻画,实现数字化联动,指的是通过构建文献资源合作组织网络,建立数字化有声档案和各类网站平台,建立农民画“素材库”,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并对“素材库”资源深度开发,进行要素提取和意义标注,建立知识图谱。

媒体联动则是指自媒体与外媒体的信息共享传播,公众号推出龙门农民画相关的高质量文章,得到众多媒体转发,实现多媒体的联动推广。同时还有人才联动,即设立农民画工作坊,邀请农民画家进驻,融入艺术实践,定向培养优质师范生。从数字时代文化传承的视角构建校际联动育人新模式,将传统文化与校际联动育人模式有效融合,使优质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中重焕生机,实现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与美育的同频共振。

3.3创新性成果转化与文创衍生产品开发

为了让当代年轻人更加接受龙门农民画,以此来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效果,在开展校际联动模式时,还要将学术研究与活态文化紧密相连,进行创新性转化,如将龙门农民画与现代技术结合,与年青一代龙门农民画家一起进行创新设计,创造出年轻人喜欢的龙门农民画微信表情包、手机壳等系列产品。具体如图3所示。

将农民画与现代构成元素相结合进行设计,提取农民画的鲜艳色彩,并融入现代构成的点、线、面元素,从而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将本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现代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龙门农民画,扩大龙门农民画的受众群体。在后续发展中,将不断改进学习模式,致力于探索“传承性学习”与“生活化实践”的融合模式,坚持完善“高校教师+农民画家”的教学团队,提升成果转化成效,并进一步丰富展示交流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及校内外人士了解和喜爱龙门农民画,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龙门农民画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研究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将龙门农民画中的艺术元素与思想精神进行数字化转换,进而加载到校际联动教学模式中,不仅可以对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本文首先对龙门农民画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对其文化创新传承途径进行分析,明晰传统文化在数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围绕龙门农民画的文化提出校际联动育人模式的措施,具体为提倡数字化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的联动,实现龙门农民画与数字化的跨界教学融合,创新性成果转化与文创衍生产品开发,进而对校际联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稳定助力。

參考文献:

[1]焦佩婵."三位一体校际联动"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1):43-46.

[2]银奕淇,欧迪巧.校际联动模式下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06):196-197.

[3]王宏昆.齐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传承目标群体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7(06):147-152.

[4]谈国新,张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J].图书馆,2019,000(004):79-84.

[5]李戈.文化传承视域下数字产品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0,000(001):86-89.

[6]罗旭.数媒时代下音乐文化产业研究——以陇州小调的保护与发展为例[J].北方音乐,2018,038(009):71,73.

广东省第三批高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基地龙门农民画,粤教体函[2020]15号;

惠州学院校级特色专业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编号:TS2019003;

惠州学院校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编号:SFZY2020001;

惠州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视觉传达设计,项目编号:TD2019005。

(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文化传承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