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10 07:22张玉丽吕金星赵振华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证书课程体系

张玉丽 吕金星 赵振华

摘要:“1+X”证书制度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如何将“1”与“X”进行有机融合,是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为基础,以老年照护等级证书为融入对象,从目标定位、内容及结构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提供实际案例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88-02

基金项目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院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建设探索———以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为例”(项目编号:tzky-2019年-JY08号)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拉开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序幕。“1”指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根植在学历教育基础上,是学历证书的补充、强化和拓展[2]。“1+X”证书制度是新时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3]。试点院校如何将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机相融,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将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因此,在“1+X”证书制度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专业改革的核心。崔颖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中,提出了目标定位、内容整合及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三要素[4]。本文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入手,以高职护理专业为对象,以老年照护等级证书为融入标准,将“1+X”证书制度的政策精神贯彻于课程体系建设之中,为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4]。因此,课程体系作为课程要素的排列组合体,是必须在特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存在的。

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专业课程体系,就要明确“1+X”证书制度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及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实施方案》中已经指出了明确的答案,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以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为例,就是要以《实施方案》的精神作为指导,以“培养能从事护理岗位及老年照护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将老年照护职业等级标准融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掌握护理岗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素养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让学生获得护理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老年照护证书;让学生能够在医院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等级的老年照护岗位从业,这就是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开发的目标定位。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

课程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4]。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基于专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是特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课程体系内容的确定,必须以课程体系的定位目标为依据。

以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为例,就是要以“培养能在护理岗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也可以在老年照护岗位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的从业人员”作为目标定位,进行课程体系内容的开发。为此,高职院校就必须按照新时代护理专业教育价值思想,将“德、知、技、人文、创新”等核心价值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夯实学生护理职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同时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及老年照护标准为依据,确立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老年照护的培训内容,并将老年照护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之中,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能涵盖老年照护的培训内容,就无须再单独进行老年照护培训,对于护理专业教学内容未能涵盖老年照护的培训内容,再进行单独的职业培训,进行补充、强化与拓展。

按照以上思路,高职院校首先需要根据护理专业教育价值思想及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再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拓展课。其次,高职院校应根据老年照护初级、中级及高级职业标准所对应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将相应的工作内容与护理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老年照护培训内容中哪些可以被替代,哪些内容需要强化,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单独培训。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老年照护培训中绝大部分内容可以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老年健康护理、护理管理等课程之中;也还有部分内容如“职业防护与压力应对、造口袋更换、跌倒应对、认知障碍认知、认知障碍的照护认知、特殊老年人长期照护计划、照护服务信息化管理”等内容虽然在相应课程中有相关内容,但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不同,需要在教学中予以强化;还有“安宁照护操作、照护研究的过程”等内容,现在的课程中虽有相应的知识点,但需要结合养老实际,变成岗位运用能力[5](图1)。

三、课程体系的结构

所谓课程体系结构,就是指课程之间的排列关系,也包括课程元素在课程中的排列关系。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对课程目标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X”证书制度下培养的人才,一定是多能与专能的统一体,即培养的人才既拥有能够在相应职业领域多种工作岗位开展工作的综合性能力,也拥有在当前特定职业岗位从业的职业能力。可暂且将这种综合性能力和特定的职业能力分别称作为共能与专能。共能不能凭空产生,一定是在专能的基础上进行锻炼才能形成,相反,专能并不只是专能,其中一定蕴含着共能,它们之间一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需要在专能的基础上,寻找共能的影子,并把它强化于共能之中,也需要对共能进行研究,以决定哪些专能可以应用于共能之中,只有这样,它们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共能与专能相融的不仅仅是内容,也包括了理念与价值的相容,而这种理念与价值的相容,必定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起到指导性作用。

以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为例,老年照护职业等级体系内,不仅蕴含着护理行业共性的内容,更蕴含着工学结合的理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而这种教育理念必然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为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在護理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同时在“1+X”证书制度的指引下,在专业核心课程领域如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外科护理等,进行内容与标准的融合,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到标准、过程、考核的统一。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新形势下,“1+X”证书制度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挖掘“1”与“X”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真正发挥“1+X”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目标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2019-05-13].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唐以志. 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3]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4]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88-90.

[5]李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在中职护理专业的实施探讨———以“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9):80-81.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证书课程体系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少就是多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